小学里学生干部是女同学比男同学多、高考时的分数是女同学比男同学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男强女弱的态势已经逆转。男孩子不爱读书、不守纪律,叛逆心理较强,在学校常常被老师误解或忽视,他们在学校教育中似乎越来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男孩普遍面临的这些问题已引起教育专家的关注,最近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城市男孩教育:危机与救助”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若得不到改变,将影响男孩的成长发展,因为目前在上海的一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已出现女生多过男生的局面。

女孩易博得老师好感

幼儿园老师一般喜欢三个特征的学生:乖巧、干净、长得端正。这是上海市特级校长钱耀邦最近到一些幼儿园调研时的“发现”。他说:“这样的‘标准’,通常使女孩子更容易博得老师的好感。”

小学也有类似现象。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蒋碧艳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告诉她,班里女生成绩好,又守纪律,老师很宠女生。蒋碧艳认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育中,女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男孩子相对就被忽视了。

目前普遍认同的看法是,男孩子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行为问题,二是学习成绩问题,集中体现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上海市教委督导办李如海博士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这个阶段学校里最强调行为规范、强调纪律,而且小学课程难度相对较低,更多的是考细心和耐心,女孩很容易占优势。

缺少宽容使男孩“吃亏”

李如海发现,现在一些学校和老师缺少必要的宽容度,不允许学生有一点点违规,强调要听话守纪律,以便于掌控。而男孩子爱玩、顽皮的天性,使得他们在行为规范方面比较“吃亏”。小学、初中阶段的考试偏重于强调标准答案,“当我们的考试更多的不是考查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创新性,而是强调它的标准、规范,要求在既定框架里做文章的时候,男女心理和生理天生的差异就可能使女孩子更占优势。”李如海认为学校教育对于男孩和女孩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应有明确的细分。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认为,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首先是两种有差异的儿童文化。“既然有差异,我们就不能简单以女孩为标准来衡量男孩,或者反过来以男孩为标准来衡量女孩。”他建议教育应建立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发展。

打造阳光男孩关键在父母

上海市特级校长张正之并不赞同把城市男孩问题完全归咎于学校教育。“男孩问题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度宠爱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单一价值取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张正之认为,重视男孩教育,不是要把男孩改造成一个乖孩子,而是要恢复男性的刚强和责任心,让他们具有勇敢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主任万国英说,如何培养男孩的阳光性格和阳刚精神,应该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她认为,对男孩的教育要侧重责任心、毅力、兴趣、自信和爱心的培养,而要做到这些,对男孩的父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打造阳光男孩,关键在父母”,做父母的首先要守信用,要有进取心,要有自律意识,要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文/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