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说读文章与欣赏山川景色一样,人们都喜欢波澜起伏的感觉。写记叙文时,最忌讳的就是平铺直叙,因此,写出事件的波澜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要掌握一些尺水兴波的方法以增强文章的波澜。

(1)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指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表示关切的心情。因此,凡能增进这一关切心情的手段,均可产生“悬念”。如倒叙,由于将“后果”提前,读者不知“前因”,又急于知道“前因”,关切的心情陡增,这无疑会产生“悬念”。但产生“悬念”的方法绝非仅止于此。一般地讲,它有三种情况:一是读者对将要发生的事件一点也不知道,急于弄清究竟。二是读者对所述的事件知道得比较粗略,但急于知道更多更详尽的细节。三是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虽然知之甚多,但更急于知道事件的结局。不论是哪一种“悬念”,不论是对所叙述的事件一无所知,还是知之甚少,或是只知其始,不知其末,读者最初都是“有所不知”,最后呢,都应到达“无所不知”的境界。从“有所不知”到“无所不知”,读者的悬念由产生到消失时心理状态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便能形成“波澜”。优秀的记叙性文体往往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叙述中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然后一一解决,形成“一波方平,一波又起”的局面。中学生作文一般千字左右,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但是适当使用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应该提倡,因为这是加强叙述吸引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五册),就是一个很突出的设置悬念的例子。小说开头反复渲染了“我”家庭生活的拮据,“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这句话就成了悬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这个于勒是何许人也?他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为什么他迟迟不露面?……这些问题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们,使我们产生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强烈的愿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