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由于膀胱壁内走行的输尿管段管道发育异常,过短(小于6mm)或水平位,膀胱三角区发育不成熟,瓣膜机制失去正常功能;输尿管口开口异位和形态异常,均可影响膀胱三角区的紧张性,易发生反流,见图1所示。逼尿肌不稳定,反流尿液自膀胱逆流入输尿管或肾盂,当膀胱扩张,尿液又回流入膀胱,使膀胱尿液排空不全,形成残留尿增多,当膀胱内压上升时,黏膜下段输尿管被压缩而不产生反流,这种活瓣机制是被动的。但输尿管的蠕动能力和输尿管口的关闭能力在防止反流中也起一部分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及膀胱三角区的发育逐渐完善,瓣膜功能恢复,反流可渐消除。由于膀胱内压不断增高使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变形,破坏抗反流机制。

3.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的炎症改变常使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失去瓣膜作用,引起反流。近年认为反流与遗传因素有关,在反流性肾病家属中,有同样反流的患者,常为显性基因遗传或性联遗传,与组织相容抗原HLA-A3、B12有关,反流患者中,家族性的占27%~33%。原发性常为先天性,而不伴有泌尿系神经肌肉异常或梗阻的发病因素,主要为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先天发育异常致瓣膜作用不全或膀胱三角肌先天脆弱,常见膀胱壁段输尿管通道变短,输尿管口开口位置外侧移位或开口呈高尔夫球洞样,重肾双输尿管常伴输尿管口开口发育异常,当膀胱收缩使尿液反流入输尿管。

二、发病机制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正常解剖和抗反流机制,使其能适应膀胱的充盈和空虚状态。各种原因致反流时,使部分尿液在膀胱排空后仍停留在输尿管中,从而为细菌从膀胱上行到肾脏提供了通路,因此反流常并发尿路感染,可表现为急性肾盂肾炎或无症状的慢性肾盂肾炎过程,80%的反流肾其组织学改变与肾盂肾炎一致。1959年Hodson首先发现肾瘢痕多见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小儿,并观察到有肾瘢痕的小儿中,97%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因此提出“反流性肾病”这一概念。肾瘢痕的产生与反流的严重程度相关,反流越严重,发生瘢痕进展或新瘢痕的机会越高。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