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皮肤对多种外在和内在因子的过敏反应,儿童及成年人都很常见,以一岁以内的婴儿发病率最高,其病因复杂,遗传过敏性体质、胃肠道功能障碍、体内存在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慢性感染灶以及紧张、劳累和精神创伤等与湿疹的发病有关。冷热刺激、搔抓、穿化纤或纯毛衣服、真菌孢子、尘螨、小动物的皮毛及分泌物、牛奶、鸡蛋、海产品及牛羊肉等都可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

干燥型湿疹多见于较瘦弱的婴儿,以成片的小疙瘩、鳞屑为主要表现,瘙痒相对较轻,随年龄增长,皮疹逐渐向躯干及四肢发展。湿疹病程呈慢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用药后皮疹很快消退,停药后易复发,病程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但大多数婴儿湿疹随年龄增长病情逐渐缓解。

湿疹的治疗包括内用疗法和外用疗法。内用药以口服抗组胺药为主,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外用药应根据皮损特点来选择,如皮损以红肿、糜烂、渗出为主时,可予3%硼酸水做冷湿敷,每次二十分钟,每日四至六次。如皮损干燥,以小疙瘩、鳞屑为主时,可选择治疗湿疹的软膏。皮损比较严重时,外用激素类药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外用药的选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湿疹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急性期以红肿、水疱、糜烂和渗出为主要表现。亚急性期以小疙瘩、鳞屑、结痂为主要表现。慢性期以干燥、粗糙、皮肤增厚及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

湿疹常伴有轻重不一的瘙痒,皮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手、足、肘窝、腿窝、头、面、小腿外侧、肛门外生殖器等处,对称发生于身体两侧。一岁以内的婴儿湿疹常局限于头面部,按其皮损表现分为二型,即渗出型和干燥型。渗出型湿疹好发于较胖的婴儿,以头面部红肿、糜烂、渗出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剧烈瘙痒。

湿疹的外治药方

湿疹除内服用药(食)外,同时配合外治法,疗效会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

(2)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

(3)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 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4)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 ,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 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5)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轻粉3克。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 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

湿疹预防

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