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背后

果果家是很典型的三代同堂家庭,但家庭中却有着四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且每一位成人都只认可并坚持自己的理念。奶奶的包办使得果果的动手能力差,而爷爷的要强使得他不甘心落后于他人;爸爸事事宠着他,让他养成了过度依赖他人帮助的习惯,但妈妈又采取极其严厉的强势做法,每次都要狠狠批评果果,导致果果一听见妈妈批评就拔头发、掐手臂,用极端行为来逼迫妈妈妥协。

1.不适应新环境,焦虑情绪爆发。

果果初入园,对一切都不熟悉,缺乏安全感。而他原本又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用哭泣、走动、不停说话等合理的外在行为去缓减内在的焦虑,而只是一味地默默承受。焦虑情绪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他就会走向极端,采用捂着嘴哭、拔头发、掐自己等极端的发泄方式。

2.能力弱,不自信,不敢主动沟通。

果果的心理问题和能力发展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他的生活起居全部由奶奶一手包办,没有机会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入园后,孩子之间有了比较,他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而其他小朋友都比自己做得好,这对要强的果果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开始产生怀疑,变得不自信。也因为不自信,导致他不愿与同伴沟通,越来越封闭自己。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不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更不会去请老师或同伴帮忙,只是用极端的行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无奈。

3.年轻家长与老人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的矛盾。

老人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只要读书好、将来就能有出息上,同时,还有点过分宠爱孙子,孙子要什么都无条件满足。而年轻一代则认为,对孩子不该过分宠溺,要让孩子独立。两代人因为没有很好地相互沟通,导致很大的矛盾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之间的对抗和争执也越来越激烈。但恰恰是这种家庭成员间的对抗和争执影响了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使得他在适应外界的过程中更加焦虑,无法正常发展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强项。

背景

男孩果果刚读小班,模样清秀,让人怜爱,可不知为何总是反复纠结于一些小事,情绪低落,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吃午饭时,果果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似乎在等谁来喂。一会儿,他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吃完去玩玩具,开始不安起来,小手捂着嘴巴,哭起来。老师安慰他,他还是哭,小手不停地拔自己的头发。

美术活动中,果果一眨不眨地盯着手里的操作纸,迟迟不敢动手,想了很久才动一下。这样就明显比别人慢了。听到很多孩子举手报告说好了,他又开始哭了,还不停地掐自己的手臂。

午睡前,孩子们都在静悄悄地脱着自己的衣裤,有的脱不掉就请朋友和老师帮忙。果果脱不掉自己的背心,扯着衣服在哭,一看到老师,又开始拔自己的头发。

果果的行为有些极端,为了解其行为产生的原因,作为果果的老师,我和他的家长认真沟通,了解到一些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