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爱“抱”着孩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习惯。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做父母的有个习惯,总爱把小孩子抱在怀里。在孩子还不会坐、不会走的时候,间或抱一抱,使孩子和大人进行皮肤接触,可以排遣孩子心理上的孤独,加深父母子女亲情。问题是,在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以后,许多父母还是常常把孩子抱在怀里。

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我曾百思不解。于是,就带着好奇和疑惑询问那些总爱抱着孩子的父母们:“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了,为什么还要总是抱着呢?”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我说:“抱着孩子省心、省事、省力,免得孩子磕着、碰着、摔着、让车给撞着。让孩子满世界乱跑,还得费劲巴拉地去追他们。还是抱着省心、保险。”

把孩子“抱”在怀里的确是更保险一点儿。可做父母的却没有想到:你拢起的双臂就像一条“绳索”,把孩子的手脚牢牢地给束缚住了,不能随意活动,有手不能做事,有脚不能走路。这不仅使孩子的手脚和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无形中也会增强孩子的依赖性,压制了自主、自立、自信、自强意识和独立活动能力的发展。总在父母“怀抱里”生活的孩子,活动机会少,范围小,交往面狭窄,往往性情呆滞、孤僻、怯懦、自卑、无能,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活泼、勇敢、坚强和蓬蓬勃勃的朝气。

孩子小时候,父母可以把他们“抱”在怀里,可我们不能总是“抱着”他们吧?他们总要长大,终归要离开我们的怀抱。总是“抱”在怀里的孩子,有父母紧紧搂住,就总也不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抱着”,只能保护孩子于一时。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是最好的“保护神”。

孩子在初学走路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摔一些跟头。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在不断摔打过程中,学会站立、行走、奔跑的。那些刚刚生下来的小马、小牛、小羊,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小鸭、小鹅,不都是在“摸爬滚打”中站立起来的吗!企图让孩子一个跟头也不摔,就能学会站立、行走、奔跑,那是不实际的。“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父母的怀里养不出经得起风雨的现代人来。

中国人总爱“抱着”孩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习惯。深入地思考一下,恐怕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我们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子女是父母的一部分,是父母的附属品,而不是独立的个性。在中国父母的潜意识里,不愿意让子女独立于父母束缚和制约之外,总要保持一种隶属和支配的关系。这种父母子女关系,压制孩子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违逆人的天性的。

总爱把孩子“抱”在怀里,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典型的中国家庭教育“教养模式”。孩子不会走路时,搂在怀里睡觉;会走路了,“抱在怀里”保安全;能独立活动了,该生活自理了,则“包办代替”;上大学了,父母还要千里迢迢护送到学校,在操场上过夜。难怪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抱大的一代”。“抱大的一代”,在市场经济社会,是难以自立、自存的。

“总把孩子抱在怀里”,这是一种教养方式。教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为了使孩子减少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成为能自立于社会、有所作为的一代,中国的父母们:还是早一点把怀里“抱着”的孩子放下来,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独立站立、行走、玩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