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英语启蒙在纠结中前进,纠结在所难免,前进就挺好。看了一些相关的博文,了解了很多父母和各类关心儿童英语教育人士的种种担心,在这里汇总一下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对自己孩子的儿童英语启蒙有一个深度理解。

观点一:怕对母语产生干扰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认为中国儿童英语启蒙没必要,要等孩子中文基础好了再进行。其实这个就是我在《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瓶颈”问题的思考》这篇博文里提到纵向视点的问题,就是把儿童英语启蒙放在人的一生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来解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如果你的视点只固定在孩子刚接触第二语言这一点上,没有一个发展的全局的视点来看待,纠结是一定的,你会发现的确孩子在接触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会和母语有相“绊”现象。有的妈妈就很担心啦,这样下去,母语再说个一塌糊涂可如何是好?还有用“迁移”这样的专业词来解释的,这种现象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否则西方在二语习得研究上不会有这样一个概念的提出。教育要考虑的是对各种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在运用中通过教育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来进行短期效果检验和长期效果检验,然后再对应用提供参考,循环升华。这个就好比医生知道的是各种研究成果,掌握各种询证后的成果综合运用给病人看病,而病理学家可能就关注癌细胞在某个特定情况是如何变异的,所以拿过来这样一个病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能对医生在看病过程中的某一点产生影响,但如果只用这一点是看不了病的。所以我说单独说这个现象没错,但我们要考虑的是在教育实际中的运用,在二语习得长远目标的追求和实践中,这个现象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们就“笨”想一下,或者拿年妈的话,朴素地理解,对于汉语学习本身,孩子用的很多词我们觉得很童真有趣,其实从语言学角度看,不就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搞清楚吗?比如我看年妈微博说一天年年晚上看窗外,高兴地大叫:‘妈妈,星星来电了。’很可爱罢,你分析一下,这里孩子是不是把灯亮了来电的概念“迁移”到了星星亮了这件事里面了?非要在语法上讲,是不是搭配不当,但这样冷酷分析孩子语言习得过程,我觉得就没意思了,甚至觉得自己神经病。为什么在孩子母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我们都可以有乐趣的心态来接受,而孩子在二语习得中,一出现这样的现象就紧张纠结了呢?说到底,就是没有站在一个纵向高度来看这样的现象。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