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不妥。在一般情况下,混在食物中的钙片只能吸收20%,其余的会经粪便排出。如果喂奶时喂钙片,奶与钙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吸收,乳汁也不容易消化了。正确的方法是,在喂奶后1?2小时,胃内容物大部分排空了再给孩子喂钙片。 孩子平时做个“鬼脸”,逗人可爱。可如果得了“鬼脸综合征”,那真让父母笑不出来。

一天,一位母亲怀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来医院就诊。只见这个孩子长着一张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远,表情怪异。医生告诉患儿的母亲,孩子的这种长相在医学上称为“鬼脸综合征”,是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所致。这类孩子往往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听了医生的解释之后,这位母亲后悔莫及。

不少父母在给孩子补钙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实有必要加以指正。

补钙就是多喂钙片

其实,钙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必须有维生素D的帮助。因此,在服钙片的同时,应适量给孩子口服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或是让孩子多晒太阳,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否则,就是吃再多的钙片,孩子照样会缺钙。

补钙会加快骨愈合

研究证明,除了更年期妇女和老年人,通常情况下,骨折的小儿体内并不缺钙,因此无需补钙。由于骨折后小儿活动减少,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骨骼对钙的利用反而会受到抑制。如果盲目长期大量补钙,会增加患消化道、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的危险。

误区四:钙多就是好

同位素研究表明,铁、锌和钙都是二价阳离子,在肠道吸收时会互相拮抗。父母给孩子长期大量补钙,以为可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殊不知肠道中过多的钙是会随大便排出的。这样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妨碍铁和锌的吸收,引起贫血和食欲不振。因此不能盲目地给孩子补充大量的钙。

有些父母知道维生素D可帮助钙的吸收,因此经常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事实上,维生素D不是营养品,而是激素前期物,可在体内储存,长期在儿童体内积聚会造成中毒,引起食欲下降、恶心、消瘦等症状,血钙及尿钙增高,肾、脑、心、肺等脏器可有异常钙化;个别还会出现文章开头提到的“鬼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