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层层深入,家长的教育理念与行为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许多家长在当好第一任教师时都做到了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他们在教养中能以幼儿的发展为根本利益,努力坚持正面教育,为幼儿营造了健康的、有益的、可发展的生活空间。然而,也有一些家长因种种原因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使孩子正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还由于自身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造成了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基地,是幼儿接受影响和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是培养幼儿健康的成长,形成良好个性的启蒙教师。心理学中讲到: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幼儿的需要、兴趣、理想及世界观。所以,幼儿的个性从小要有一个好的根基,关键在于父母的影响。这期间的幼儿会通过父母的教养态度,在亲密与疏离,赞许与责备中逐渐形成个性。其中这里包含了说不尽的教养态度。这种态度能使幼儿选择和保持某种行为,从而排除或者改变成另一种行为倾向。可以说父母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起着浅易默化的作用。幼儿会在这种作用中领悟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并从中形成和发展起独特的个性。

工作中我们接触过无数的家长,也熟知和了解他们许多成功的教养事例。如:罗婧婷是个做事专注、情绪稳定、待人亲切、诚恳的孩子。她的父母在教养经验中总结出了三点:(1)鼓励优于指责(2)尊重孩子的人格(3)教养方式要一致。她的父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既不娇惯,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也不任凭孩子支配。父母亲对孩子的活动在加以保护的同时,并给以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要求给以满足的同时,并在某种程度上加以限制和禁止。这就是所谓“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的教育良策。

罗婧婷就是在这种教养方式中逐渐形成了快乐、谦虚和自信的个性。再比如:段奇正喜欢探究周围事物,爱动手、动脑制作玩具,能与同伴友好协作。在幼儿园他快乐地像只待飞的小鹰,无时不在吮吸着养分。他的父母在教养孩子中的经验有四多:(1)多陪伴引导,(2)多扶持兴趣和爱好,(3)多耐心倾听。(4)多鼓励赞扬。段奇正就是在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下逐渐形成了独立、坦率和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做为教师,我们很是欣慰。因为这些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积蕴和内涵的家长与我们结合起来构成了教育的合力,为推动家园共育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认为管教孩子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他们采取极端的方式方法,或者横加限制,或者放任不管。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被家长视为多余。常此下去,使得许多的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权威”下,身心无法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以下谈到的几种类型恰好说明了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幼儿的个性形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