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80后”的这一茬被爱泡大了的孩子,没有爱的能力。这种断言是没有道理的。这些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有着更广阔的爱的空间。他们爱大自然,爱自己的亲人,也爱身边所有的一切。

说起“爱心”,我常常会想起儿子小时候为石头而哭的那件事。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发现3岁的儿子趴在窗口哭。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你看院子里的那块大石头,天冷了,也没有人给它穿上衣裳,它多冷啊!”说着他又哭了。我告诉他,石头没有感觉,不知道冷暖,可儿子就认定石头会感觉到冷。

院子里的那块石头,是夏天乡下的一个亲戚到县城卖小马驹时留下的一块拴马石,我没有打算要及时把它从院子里挪走,因为那样只会伤害儿子幼小的心灵。

看到儿子如此坚持,我只好按照儿子的要求,给那块大石头穿上“衣裳”——蒙上了一块塑料布。直到他要回姥姥家了,还不忘嘱咐我,要经常看看大石头冷不冷,不要让风把它的“衣裳”吹走。之后,我真的按照儿子说的去做了,不时去看看那块大石头的“衣裳”还在不在,借此以排解对儿子的思念。

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是稚嫩的,是纯洁的,它不需要任何东西去雕饰,同时,也是让人感动的。当孩子心中的爱开始发芽时,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是否有给予支持,让它继续开出美丽的花朵呢?

记得,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饲养小动物。他从县城来到我身边上小学那会儿,我们经常借住或租住别人的小平房。每次搬家,我母亲都会来和我一起收拾房子。往往是人还没有安顿好,儿子就“指使”他姥姥买回了小鸡、小鸭,或去他同学家抱回了小猫。

有一次,朋友提供给我的房子被他们单位收回了,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住处,只好又搬回报社宿舍和别人合住一屋。当时,由于实在没有办法,我便忍痛割爱把儿子养的那只小猫给扔了。可没过几天,小猫又自己找到了我们。看着失而复得的小猫,我和儿子都哭了。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让母亲把它带走。毕竟我们自己常常是居无定所,哪里还顾得上给小猫安置新家?所以,我就不让儿子再养小动物了。

可后来,当我刚刚租到一处院子里带小厨房的平房时,儿子就又“故态复萌”了。

那是冬天的一个傍晚,儿子回来对我说:“妈妈,街上有一只小猫快冻死了,很可怜!我们把它救回来吧,要不,它会冻死的。”看着儿子一脸乞求的神色,我只好又答应了他:“好吧,你去把它抱回来吧。”

出去不到两分种,儿子就抱回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原来他早已把小花猫藏在厨房了,然后和我玩“先斩后奏”的把戏。我识破了他,但没有去戳穿他,因为他的这份爱心,委实让我感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