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德育工作的整合功能,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交流、参观、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以评选“优秀班主任“为契机,弘扬先进,发挥优秀使班主任的示范、辐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方法灵活”的德育工作队伍。

1.营造“教师人人学名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良好育人氛围,组织教职工巩固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双周五下午班主任学习时间。

3.尽量给班主任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经验介绍,取长补短。并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每学期必须撰写一篇德育工作论文或成功教育案例,并将组织评选,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4.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每位教师结合所教课程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所有资源,融教育于点滴,找到更多通向学生心灵之路的捷径。

(二)以学校“成功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1.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创建文明校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开展“礼仪、礼貌、礼节” 教育,通过教育传承中华民族“讲文明、重礼仪”的传统美德,结合国学诵读,提高学生的礼仪知识知晓率。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做到“五个一”,搞一次小调查;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身边的变化召开一次班队会;开展一次“校园新风”(课本剧)原创小品比赛;利用网络寻找一个文明礼仪的故事或格言;开展一次社会公益宣传活动。

学生养成教育以“学生校内、外常规”为内容,从说好文明用语、写好中国字、站好队、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爱班级、有礼貌等最基本方面抓起。各年级结合学生特点,要制订阶段目标,通过学习、示范、训练,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评选“文明礼仪小使者”。

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要内容开展“四个一”主题节约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电、节水、节材等资源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节约氛围,利用各种机会,向小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让小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利用早读、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等机会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开展访一访、算一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和习惯(访一访父母,了解家庭收入,算一算家庭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娱乐所做的开销;访一访困难同学或邻居,了解他们的开支情况,算一算自己与他们的对比;访一访学校总务处,了解学校水电、办公用品等方面的支出,在算一算这些开销占学校的支出比例,平均每个学生的花费是多少,提出改进意见。

加强家校联合,强化过程实施。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起典型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勤俭节约,教师就首先要带头做到。对于家长,也应提出要求,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而且也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发生在学生身边勤俭节约的人和事,要创设勤俭节约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以促使学生早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评选“勤俭节约小达人”。

3.搞好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环境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征集评选校园提示语和卡通标识形象,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体现学生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各班教室张贴物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办好班级黑板报、班级书箱、展板、班级文化牌等阵地。评选“校园文化小使者”。

4. 抓好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时要知道感恩,利用好清明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及本学期各类节日,举行各种纪念、庆祝活动及必要的仪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强师生德育观念,评选“孝亲敬长小标兵”。

5.本学期以“青苹果校园艺术节”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校园歌咏、戏曲、舞蹈、书画、器乐、小品比赛;评选“校园艺术小明星”,六一召开文艺演出。召开第三届“和谐杯”运动会。

6.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电影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悟、教育。

(三)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加强人格教育,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进一步对心理咨询室进行完善。添置一些小型训练设施。

2.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个案研究的搜集整理工作和个案跟踪研究工作。

3.发展网络资源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实现对话与沟通,及时引导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QQ热线,解决学生和家长的一些心理问题。

4.编辑出版心理小报,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5.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不同年级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毕业年级学生进行1-2次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6.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发挥其功能,保证咨询时间和人员,开展小型团队辅导、心理阅读、心理游戏等活动。

(四) 加大德育科研力度,积极转化研究成果

1.搞好德育科研工作。在学校成功教育课题的前提下,结合困难学生教育对策,开展《心里同伴互助的研究》实践研究。

2.少先队开展《积极心理》的研究,撰写好典型案例,形成实践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五)密切家校联系,结合社会实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维德育网。

1.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开好家长会,利用好家校平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好的家教经验进行推广,开展好亲子阅读、家庭服务岗活动。

2.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调查家长特长,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及时与家长沟通。

3.拓宽家校联系方式,通过家访、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密切家校交流与沟通。

4.充分利用社区德育基地和共建单位的有利条件,推进“三结合”的社会化。加强与派出所、居委会、消防队、邮局的联系,开展学生进社区活动。如社区环保活动、种植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活动、邮局实践活动、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