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会7个生字,理解他们在词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

1、能说说每首词的主要意思。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情感目标

体会《清平乐 六盘山》中表达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以及《浪淘沙 北戴河》中对“换了人间”的慨叹。

教学重点:

理解每首词的意思,朗读、背诵、默写词二首。

教学难点:

理解每首词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搜集,谁来说说你了解到毛泽东主席的哪些资料?(学生汇报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主席的两首词。

(二)读通词,掌握相关的生字新词。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教师解释课题:清平乐,浪淘沙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

3、学生自由读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尽量读出韵律来。

4、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5、学生齐读生词后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词的意思,读懂《清平乐·六盘山》。

1、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学课文内容,把你的理解或问题写在句子旁边的空白处。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意思。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理解。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4、指名读词额上半阕,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

5、指名反馈:上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天、云、雁

6、师导: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词。

8、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9、指导有感情朗读,想象当时的画面。

10、再读诗词,边读边想象,结合创作背景及搜集到的资料,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11、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读《长征》。

1、教师:同学们,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即将胜利,能不高兴吗?在这漫长的长征路上苦难重重,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从未畏难过。你们听课件配乐朗诵毛泽东的《长征》。

2、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诗词,集体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

2、朗读《浪淘沙 北戴河》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毛泽东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你们会背了吗?试着背一背。今天,我们在学一首毛主席的诗词,齐读课题。

(二)理解词的意思,读懂《浪淘沙 北戴河》。

1、学生或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学课文内容,把你的理解或问题写在句子旁边的空白处。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浪淘沙 北戴河》这首词的意思。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理解。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鱼船,全被汪洋所遮没,

也不知漂去了哪边? 往事已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4、指名读上阙,想一想作者的写作地点是哪?你是从哪知道的?(大雨落幽燕)

5、面对着大海,作者都看到了什么?(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6、有感情地读上阙,边读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7、把你想到的画面讲给同学听。

8、同学们,是哪个字让你想象到这样磅礴的气势?(落、白)师

白浪滔天的大海,雨中的渔船,都隐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它们去了哪里了呀诗人在此发出茫茫博大的询问。意不在询问,

意在借浩大无涯的风景引出下阕的怀古情怀。

9、指名读下阙,想一想作者面对着大海又想到了什么?(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10、这是一个典故,谁在课前搜集到了相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那时或许是另一个凉风送爽的夏秋之季,曹操慷慨当歌跃马挥鞭率军北征乌桓,途经碣石山,以观沧海;

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动,他深感幸甚,以歌言志,写下旷代名篇《观沧海》。)

11、作者写出了自己看的,想到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2、作者写这首词是在夏天,为什么却说“萧瑟秋风今又是”呢?(借曹操诗中景物的一端,概括诗中描述景物的全部,包括登碣石观沧海的行动。)

13、有感情的朗读词,想一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4、试着背诵。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克服万难、流血牺牲争取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为祖国争光。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

2、开展毛泽东主席诗词朗诵会。

教后反思: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诗词、加深理解、增加积累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本科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词句意思之后,通过我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引领学生采用自己诵读、对读、创设情境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调动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积极性, 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使学生在读背中加深了对词的语言美的感悟,也实现了“把时间、空间、工具、评议权”还给学生这一理念在教学实际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