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大课题。随着全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德育地 位正在得到改善。根据当前实际,急待解决的是如何使德育工作科学化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使德育工作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达到入耳入心,具有很强的有效性。

根据古今中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理论和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欲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必须注重以下 四个方面:

(一)明确知、情、意、行内在联系,重视知、情、意、行教育

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协调作用,不可分割。学生良好 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知、情、意、行同时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知是道德认识。认识是否正确, 关系极为重大。现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在一些青少年学生中是非颠倒:如视挥霍为慷慨,视节约为吝啬,视 暴躁为直率,视友谊为“哥们义气”,视尊敬教师为“拍马”,视反映情况为“出卖朋友”,视庇护错误为“ 忠诚”表现,视破坏公物为“英雄行为”等等。因此,掌握科学知识,增强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识,乃是培 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

情是道德情感,即对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 在青少年学生中,有的认识较高,但对真伪与美丑,缺乏爱憎的情感;有的情感丰富,但自控能力差,极易冲 动,损害言行。实践表明:情感与理智结合,就能自我控制,产生正确行动;情感与冲动联系,必将主观武断 ,生惹是非。

意即道德意志。它是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 件。有了道德意志,就能不畏险阻,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反之,必将遇难而退,半途而废,甚至 屈服强暴,变节弃义。

行即道德行为。它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对人类社会一切基本准则 的遵守与实践。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其行为是否高尚, 并对人民有益。

实践表明,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条件,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一定倾向,道德行为习惯 是以认识与情感为指导并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形成的,而道德行为习惯又作用于认识与情感的巩固与发展。这就 是说,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作出恰当的判断,产生爱憎的情感,树立明确的信念,激发坚强的意志,逐 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优良的行为习惯,又有助于认识的端正,情感的增强,信念的加深,意志的坚定。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