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是宋仁宗庆历年间一平民百姓,靠雕刻印刷度日,然而每次看到自己雕刻的木板,印完书后便被丢弃,觉得非常心痛。常想:要是这些字能一个个拆下来,按文稿的意思重新排列,不就成了新的句子和文章了么?

于是,毕升挖来胶泥,精心筛洗后用水调匀夯实,这样的胶泥紧密细腻,又容易刻字,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将夯实的胶泥反复揉合,做成一个个长方块,在每块上面刻一个阳文反手字。刻好后,把这些泥字放进窑内,用火烧硬,一个个泥活字就做好了。

活字做好了,就要制版。先祖找来一块铁板,上面铺上一层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并在四周围上铁框。在铁框内按照文稿的字句、段落,将活字依次排紧。当排满一铁框后,就将铁板移到火上去烤。

由于松香和蜡粘性很强,受热熔化变软,冷却后又凝固定型,所以被用来作为固定活字的粘合剂。当排好版的铁框用火烘烤时,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版上加压,把字面压平整。冷却后,一块活字印版就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