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让孩子爱上吃饭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给妈妈们讲解一下如何让宝贝爱上吃饭;希望能帮助到妈妈们,更新频率可能不会特别高,但我会认真的对待这个系列的写作,你们的认真阅读,你们的期待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让孩子爱上吃饭第一步:借好时机“教育孩子”

听过我讲课的人,可能会知道,我一般讲让孩子爱上吃饭的第一步都是”如何增加饥饿感“,但今天标题的内容却是”借好时机教育孩子“,我这搞营养的,怎么从教育说起了,确实我也觉得自己谈教育有点”不自量力“了,但昨天受女儿苗苗的启发,突然有了灵感,我觉得教育孩子应该行在先,而且还要找到”好时机 “,会事半功倍的。

一、借助“权威”的力量指引孩子

写下这篇文字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昨晚苗苗跟我讲的话,我深受启发,晚上我们在床上讲绘本,她突然跟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了,现在虽然天气很热,但小孩也不能吃冰淇淋、冰棒、冰......,如果特别想吃就尝一口就行了,然后我问为什么不能吃,她说吃多了会肚子疼,就要去医院,就不能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一起玩了;然后还没等我接着问,她就自己说了,妈妈我以后不吃冰淇淋了.......(其实她之前就不吃,但是因为“吃一堑”的原因,下一条再具体说下)。

对于已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大部分孩子都是很听老师话的,如果小朋友在生活中出现一些小情况,家长其实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的,让老师用她的方法告诉孩子正确的方式,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呢,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不仅仅局限于吃饭问题,很多问题都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要么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嘛,不无道理的。

二、借助“吃一堑”的力量引导孩子

很多人问我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更多的都是希望我能给她一份食谱,以为食谱对了,孩子就吃了,但不解决实质问题,吃不下去,食谱也解决不了问题呀,所以,我要先说方法,而在说方法前先啰嗦点怎么“借机”教育孩子,因为我觉得这比一次帮宝贝恢复健康还重要。

当宝宝身体出现一般的异常状况,作为家长我觉得应该让宝宝知道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我想大部分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孩子不爱洗手,如果生病了,我觉得就可以跟孩子将不洗手有哪些危害;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如果生病了或者发育不理想了,我想也可以跟孩子讲讲为什么会生病,生病时那么痛苦,如果好好吃饭就可以大大减少生病的机率;有的孩子就爱吃垃圾食品,导致经常生病、肥胖等.......我觉得我们家长要做的不仅仅是在宝贝生病的时候护理好就彻底结束了,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她这次为什么会生病,分析出原因,避免以后因为同一个原因重复生病,我认为亡羊补考犹未晚矣,可怕的就是已经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还一味的重蹈覆辙。

虽然平常我们可能也会给宝贝灌输一些健康理念,用正能量的方式教育孩子,通过故事、绘本、动画片、榜样的力量等途径,但我感觉完全没有宝宝亲身经历痛苦后适时的教育来的实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吧;我觉得错过这样的“现身说法”的教育时机实为可惜;但如果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那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让宝贝爱吃饭第二步:增加饥饿感

家长辛苦做了一桌子饭菜,孩子甚至一口不吃,在不吃与“劝吃”之间拉开持久战,家长失去耐心,日复一日的恶性循环...追着喂饭、玩玩具、看电视甚至打骂,统统用上,孩子不爱吃饭,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困扰;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大部分的罪魁祸首就是家长,每次我这样说,都会被否定甚至挨批,但我还要说,改不改变请家长自己斟酌;排除疾病因素,大部分孩子不爱吃饭都是因为喂养不当、错误喂养习惯等原因导致宝宝失去了进食的本能。

一、为什么宝贝没有了“饥饿感”

我们为什么要吃饭,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就是感觉饿了,肚子咕咕叫了,反馈信号给大脑让我们有进食的欲望了;饥饿,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有了饥饿的感受,就会让我们产生吃东西的想法,但很遗憾的是,很多家庭的错误喂养方式,让宝贝的这种饥饿的本能丧失了,就出现很多妈妈问,为什么我的宝宝不知道饿呢?殊不知这罪魁祸首就是家长自己。

案例:

1、红红宝宝1岁4个月,是全职妈妈,我曾经调理的一个孩子,早晨起床后喝奶,不到一个小时开始吃早餐,家长觉得早餐吃的太少,半个小时后又喂奶,又担心自己母乳不够宝宝不吃饱,半个小时又吃点饼干零食,加餐又要喂点水果,到了中午饭觉得宝宝还是吃的太少,接着又是这种担心接着各种喂,最后的结果就是告诉我每一餐都吃几口甚至不吃,都吃的太少了,每天妈妈都在这种担心吃不饱,担心饿,然后不停喂吃的这种状况中焦虑的度过。

2、希希宝贝3岁,也是我曾经调理的一个男孩,身高体重发育严重不理想,他家的情况就是家里人多力量大~爷爷奶奶专职照顾娃,妈妈工作也不忙,全家以宝贝孙子为核心,每到吃饭点轮番上阵开展喂饭持久战,追着喊着喂,最糟糕的是,爷爷奶奶轮番“偷着”给零食~导致孩子经常夜里睡不踏实、消化不好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都是不知道主动吃饭,吃饭都是“被逼”的一样,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在这种不间断的进食情况下,消化系统中的各种消化酶不停的分泌,来帮助消化食物,但不停的进食,消化酶,消化液就得到不充分的释放,相当于得不到休息一样,很多宝宝零食不离口,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胃肠不停的蠕动而得不到休息,长此以往就会是消化功能紊乱,最后造成恶性循环,宝贝失去饥饿感;吃饭时,消化液就会供不应求,吃的食物在胃里,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接着又有食物进来,就像我们打开电脑文件一样,不停的打开,而不进行处理,自然就会“死机”,孩子自然就没有食欲了,必定不好好吃饭,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一口不吃,渐渐的就会形成挑食、偏食的毛病。这样的案例特别多,爷爷给点零食后奶奶又给,吃饭时外婆追着喂,为了让宝贝多吃几口,各种玩具哄骗,实在不吃,辛苦做一顿,一气之下语言恐吓宝贝吃饭,都是让宝贝失去饥饿感的原因。

所以,我们就是要增加饥饿感,经常有宝妈来问,宝宝不吃饭怎么办呀,我通常回答饿着,可能有的宝妈会觉得我太没水平了,跟没回答一样,但其实这真的是真理;那说了这么多,到底怎样让宝贝有饥饿感呢,做法非常简单,饿着的方法就是定点定时法,具体怎么做呢?

二、如何还宝贝“饥饿感”-定点定时法

1、前期准备

心里准备:做任何一件事前,我们都要有充足的心里准备,不仅仅包括执行者和被执行者,也包括家里的旁观者,就像找到我做调理的孩子一样,必须家里人表态会积极配合我才接,否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都会婉拒的,因为你自己本身都没有坚定的信念,即使花钱了也很难认真的执行和实施的;所以,开始实施前,全家人都要做好“改变孩子不爱吃饭这种状况决心”的心里准备;

孩子的沟通准备:大人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跟孩子的沟通,要明确告诉孩子,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好好吃饭,这样以后才会健康成长,长的漂亮......;妈妈会给你做好每一顿饭,然后我们一起吃,如果你不吃,也不会有零食,直到下一顿饭你才会有吃的;(我只是简单举例,具体怎么跟宝贝沟通,我想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以孩子的接受模式来,可以用绘本、动画片引导都是可以的,目的就是告诉宝贝要好好吃,和不吃的“后果”)。

2、开始实施“定时定点法”

首先带着宝贝去商场购买一个宝贝喜爱的小闹钟,可以让宝贝自己挑选;带回家然后告诉宝贝吃饭之前与宝宝来个时间约定,把时间调整到30分钟;开饭前跟宝贝说我们要开饭喽,跟孩子一起把玩具收拾好,洗好手,餐椅就位,准备开饭。

开饭前,跟宝宝再说说明一下,温和的态度说哦,告诉宝贝今天妈妈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菜都叫什么名字,把闹钟调好,跟宝宝讲闹钟响或者从哪指到哪这一餐就结束了,我们就要收走了~请鼓励宝宝好好吃饭,但也必须明确的告诉宝宝,如果不吃,饭就没有了,直到下一餐才会有吃的。

接下来咱们就和宝贝共进餐了,家长要引导宝贝进食,家长每次给宝宝装饭和菜的时候不要一下装满满一碗,要一次少装一些,然后吃光光了可以再次添加,同时也给了你肯定、鼓励宝贝的机会;宝贝如不吃,不要用语言、表情、动作等伤害她,心平气和的沟通引导,然后坚定的告诉宝贝不吃饭的后果。

请记住,因为与宝贝有约定,时间一到或闹钟一响,我们就明确的告诉宝宝这次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让宝贝知道食物被收走了,没有东西可以吃了;让孩子离开餐椅;直到下一餐的时间,期间不要给任何零食;如果宝贝小喝奶,要控制好量,不能刻意增加喂奶量和次数;就这样重复进行下一餐、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直至孩子饥饿感逐渐恢复。

3、注意事项

①、孩子哭闹怎么办?加餐还能吃吗?

最怕看到的就是因孩子哭闹,而无原则的就变成喂饭、给零食,给看电视~这样导致前功尽弃,也会让孩子看到只要她一哭闹,家长就会妥协,所以,家长必须有原则,孩子哭闹,引导、安抚,但不能失去原则。

加餐根据月龄具体而定,但正常加餐是要吃的,但不可以给额外的零食和奶,切忌。

②、适合人群

此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孩子,很多家长可能会说2岁以下孩子怎么沟通呢,其实2岁以下孩子纠正起来更容易,而且不要以为她不理解你的话,该说的就跟宝宝说。

③、多久看到效果

这个真不好明确的回答,从我做调理的经验来看,一般7-10天就会有一定的效果;主要看执行的力度和全家的配合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但请记住,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如果改变了,就放松,可能日后还是会回归的,所以好的习惯请坚持~也不要奢望长期的喂养不当能一两天就改观。

4、增加饥饿感的其它方法

刚刚讲的“定点定时”的方法,可以说是从本质上帮宝贝恢复饥饿感,但我们还可以依靠增加消耗让宝贝产生饥饿感,因此我们平常要带宝贝多运动、多户外互动、多晒太阳,不仅增加消耗,而且促进体内营养素的吸收。

很多妈妈说这样的做法太严格、太残忍、太激进、太刻板,饿坏了怎么办?其实孩子很聪明的,我们人体是智能的,只要有饥饿感,自然会吃,一两顿甚至两三天不怎么吃饿不坏,也不会营养不良,反而长期的没有饥饿感才是槽糕的事情,毕竟一个习惯的改变不是靠一两顿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这个饮食习惯纠结过来了,会终身受益的,所以请家长权衡好,用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之前的不合理喂养方式改掉,让宝宝今后的成长规律起来,是不是很好呢?“定点定时法”对孩子是一次改变,对家长也是一次严峻的心理考验。“定点定时”的方法主要就是想把宝宝的饥饿感还给宝宝。

让宝贝爱上吃饭第三步:锻炼咀嚼能力

这是经常被宝妈们忽视的一个环节,咀嚼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很多家长理所当然的认为,我负责做,你负责吃,就万事大吉了;如果因为喂养不当等原因导致了宝宝咀嚼能力差或错过咀嚼的最佳锻炼时机,宝宝会出现“含饭”不下咽等现象,那么帮助宝贝锻炼咀嚼能力就尤为重要;很多成人也是虽然有很好的咀嚼能力,但每次吃饭都跟赶时间似的,好像全世界最忙的人,几分钟搞定一顿饭,因为最近我还参与指导产后妈妈们减肥,我跟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细嚼慢咽、细嚼慢咽、细嚼慢咽,几乎每天都要强调,其实无论小孩子还是成人,充分的咀嚼、细嚼慢咽都有很多很多好处的。

案例一:小明2岁半,吃饭各种“含饭”“包饭”“不下咽”“吐出来”,妈妈特别愁,眼看就要上幼儿园了,担心这样上幼儿园会吃不好,更影响生长发育,就找到我做调理,那么这样的情况就是配合我昨天讲到的增加饥饿感的“定时定点”的方法,加上接下来要说的锻炼咀嚼能力和一些关键营养素的摄入,慢慢的就改善了这种状况。

案例二:奇奇3岁,吃饭其实不用父母愁,一顿饭10分钟之内轻松搞定,谁见都夸这个孩子吃饭好,但妈妈也很苦恼,因为奇奇经常喊肚子不舒服,晚上不容易入睡,夜里也睡不安稳,早晨起来口腔有明显的异味,有时还会不明原因的发烧....这种情况跟宝贝吃饭狼吞虎咽关系很大,没有充分咀嚼而导致消化不良。

一、锻炼咀嚼能力的好处

咀嚼食物是我们进食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咬碎、研磨、与唾液混合,并经神经-体液途径使信息传递至胃、胰、胆、肠等器官,使消化功能得以全面启动。不充分咀嚼,对整个消化过程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良好的咀嚼能力可有效研磨食物

经常有宝妈问,我家宝贝吃什么拉什么原型,正常吗?这个不好一概而论,小月龄宝贝消化功能弱、咀嚼能力欠佳,属正常范围,但2岁以上甚至还有成人问类似的问题,说明消化功能紊乱了,有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食物进入口腔没有充分咀嚼,就被下咽;食物进入口腔,我们的牙齿会对食物进行机械性的加工,把食物咀嚼、咬碎、研磨精细后消化系统,如果没有充分的咀嚼,大块的食物直接进入胃,这会给消化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导致宝贝出现肚子不舒服等状况。

补充:唾液是身体的“健康巡逻队”。咀嚼并不仅仅是为了咽下坚硬的食品,重要的是能产生大量的唾液。充分咀嚼的人,成人一天分泌1~1、5L的唾液。唾液是设在我们体内的“自助药房”。进食时不咀嚼,会减少唾液分泌。吃饭时狼吞虎咽,即是置身于这个“巡逻队”的防守领域之外,会大大增加身体不适的机率;成人孩子都如此。

2、良好的咀嚼能力是改善宝贝消化不良的关键

消化不良是导致儿童很多状况的罪魁祸首,也是家长面临对多的困惑之一,改善它的关键其实就是从“口”开始,有句话说,消化好才是真的好,那么我更想说,咀嚼好才会消化好~良好的咀嚼能力可促进唾液分泌,唾液内含有具有特殊作用的酶类,包括淀粉酶等10余种,可对淀粉类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充分的咀嚼才能刺激胃酸的正常分泌。充分咀嚼时食物对口腔、舌头和咽喉的刺激,会增加头期胃液的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约占消化期胃液分泌总量的30%左右,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含量都很高,对帮助食物变性,分解蛋白质,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促进胰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以及促进对钙、铁等营养素的吸收都十分有益。而忽略了充分咀嚼,头期胃液的分泌必然会减少,从而影响整个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充分的咀嚼会引刺激胃、胰、肝和胆囊的活动加强,做好进一步消化吸收的准备。充分的咀嚼刺激胃和肠道蠕动,这些蠕动帮助进一步加工食物,增大食物和各种消化液的接触,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囫囵吞枣式的进食,胃和肠道得不到有效刺激,蠕动减慢,消化能力随之降低;所以,要改善宝贝消化功能的问题,首先要从锻炼咀嚼开始。

(注:此段部分内容引用我的好友儿童营养师刘莉娜的文章)

3、保护口腔的健康与提高记忆力

良好的咀嚼能力,可以保持和增进口腔健康,特别是牙齿和牙龈健康,可以对口腔、舌部和牙龈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防止牙齿排列不齐。

咀嚼能锤炼脸部肌肉,咀嚼肌边运动边给大脑拨了个“热线”,于是大脑也被激活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间信息往来频繁,由于刺激作用,脑的荷尔蒙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效率显著提高。据美国医学专家的研讨统计,咀嚼少的儿童智商广泛低于以耐咀嚼食品为主的儿童。聪明的孩子就这样被懵懵懂懂的食欲“谋杀”了。

4、良好的咀嚼能力好处多多

其实除了上诉提到的优点,良好的咀嚼能力、充分的咀嚼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帮助成人减肥、缓解情绪紧张、降低餐后血糖等等很多的好处,总之,是让我们会有幸福感倍增的一种生活方式。

(注:部分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二、如何锻炼咀嚼能力

咀嚼能力最佳锻炼时期,6个月-1岁左右;那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不是的,但需要耗费家长一番功夫来慢慢培养,重新把咀嚼能力还给宝贝;具体怎么做呢?首先请家长多一些耐心、耐心、耐心;这个方法跟我昨天提到的定点定时都一样,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多引导多坚持。

具体实施:

按我昨天讲的定点定时开始吃饭了,前面准备就绪后,开吃吧,是不是就把勺子扔给宝贝就不管了呢,不是的哦,请家长给宝宝一个小勺,也给自己一个勺子,你和宝贝面对面坐着,告诉宝贝我们开始吃饭饭喽,你先来做动作或者跟宝贝同步进行,你用勺子将食物放进嘴里,然后进行咀嚼,咀嚼时动作夸张一点,让宝宝能看到,你可以一边咀嚼一边数数,一口饭咀嚼10-20下后,用劲的下咽,总之就是夸张点的动作,然后张开嘴巴让宝贝看,是不是食物已经吃下去了呀~示范第一次后,接下来可以让宝贝一起参与进行,你们一起做这样把食物放进嘴里→咀嚼→下咽→张嘴看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互相检查看看谁的食物咽下去了,谁的食物没咽下去.......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改善宝宝含饭的习惯,还能很好的刺激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利于智力发育。

这个方法对于一岁以上小孩子都适用,不论小孩子会不会讲话都不要紧,小孩子最会观察和模仿,家长不要低估小孩子的能力,所以虽然吃饭这件事是本能,但对于吃饭有困难的孩子,我们就需要多引导、多示范;但我们不要就示范一次、两次看到没效果就失去耐心了,有的小孩子是慢热,也有的是再观察琢磨,比如就会很多小孩子,在家长示范7、8天后终于不用再示范就开窍了的,所以,请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耐心、一些鼓励、一些引导。

三、注意事项

1、大人不要代替孩子咀嚼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咀嚼能力弱,替孩子咀嚼,请停止这种行为,这样咱们先不从卫生角度说,从咀嚼角度说,你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2、不要“填鸭式”的喂孩子

有家长看孩子不吃饭,一边开着电视,然后孩子看,家长再一边喂,这种填鸭式的方式,孩子不会充分咀嚼,很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

3、不要进行吃饭比赛

很多幼儿园为了让小孩子快点吃饭,开展吃饭比赛,每餐都要评出第一名第二名,然后给予小红花奖励,请家长跟幼儿园多沟通,也请告诉自己的孩子,吃饭这件事不需要用来比赛,只需要认真吃,一口一口进行咀嚼就好。

4、根据孩子的月龄食材性状给予相应的变化

很多孩子都2岁了,家长还一直给予糊状的食物,如果不是疾病等特殊原因,请根据孩子的实际发育情况给予相应食材的变化;同时小月龄宝贝家长也不要过渡给予大块食物。

网站温馨提示:

方法不是“万能”的,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所有人,对于大多数人有效即可;每个孩子也都是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