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时候,小朋友对元宵节一些习俗的感觉还是记忆犹新的,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开展了这节《看花灯》的音乐游戏活动,让体验元宵节看花灯、玩花灯的快乐。这首音乐是ABA的结构,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是让幼儿学习合拍双脚跳和走圆圈,能区分乐段做音乐游戏。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大家一起来回忆了元宵节灯会时赏花灯的感觉,引导他们回忆那天的情景。然后让幼儿来欣赏音乐,让幼儿在老师还没教之前先感受音乐的情景。然后让幼儿根据乐曲的乐段来表现出不同的动作,(第一段排成一列队伍在教师带领下双脚向前跳,第二段由一列队伍首尾相联成圆圈,并按顺时针方向听音乐走步移动。第三段音乐和着音乐自由跳回到位置上。)但是由于这首音乐在节奏上和旋律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只是音域的高低不同。所以幼儿一开始的时候总是听不出乐段的划分,有些一个动作从开始到乐曲结束,有些则是随意的变换动作,最后我只好是在每一个乐段结束时停顿一下,来提醒幼儿下一乐段开始了,可是这样乐曲又失去了一个完整性。那么如何让幼儿能够准确的辨别这首乐曲的乐段呢?活动结束之后我进行了反思,因为这次音乐活动并不成功,所以我利用空余的时间安排了这首乐曲的第二次教学活动。

首先我变化了对乐曲伴奏的处理,在A段用注释和弦来进行伴奏,在B段的时候用分解和弦来进行伴奏,让每段乐曲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倾听和理解来进行乐段的区分,这种方法用了之后,孩子们对于乐段的理解比第一次教学活动时效果大大的提升了,在孩子们都熟悉了乐曲的旋律之后,在将伴奏统一,让孩子能够真正的根据乐曲的旋律来区分乐段。因为孩子对乐曲已经熟悉了,所以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容易就掌握了。但是活动中还是存在着不足:幼儿在跳的时候因为太过兴奋,很多小朋友更多的喜欢自己随意的跳,没有跟着音乐的节拍在跳。如何提高幼儿音乐的节奏性是以后所有音乐活动中都要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