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良好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单靠幼儿园教学就能成功的,它应渗透于幼儿日常的生活中。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文明礼仪修养。

一些文明礼貌用语,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把文明礼仪融于日常生活中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一位幼儿戴着“礼仪之星”的标志站在班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您好、再见”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仪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再见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这里每天传播着文明礼仪的气息,洋溢着温馨,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初步形成了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文明礼仪让幼儿学有榜样

在3~6岁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喜欢和尊敬的人。他们常常模仿老师,并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班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文明礼仪行为的外化。这一连串的反应只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有教师任何启发和提醒,孩子们做的是那么自然、主动,可见榜样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