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嫉俗。

在季羡林大师、李学勤先生倡导“重写学术史”的背景下,结合考古新证和其它文献,人们对孔孟之道又有新诠释。

李学勤先生在2005年8月青岛“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

清末大儒杭辛斋也早就指出:“孟子继孔子之后,七篇之首,即揭明仁义大旨,而归体于性善及经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及继善成性之嫡系也。安见孟子之不知《易》哉!”

所谓孔孟之道,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看来: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