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而绘画是美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孩子们都愿意用画来表现他们所见、所想、所闻,表现他们喜欢的、厌恶的。他们通过自己的画,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进行创造的自信,把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潜能 发挥出来,并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幼儿绘画不同于成人绘画,幼儿画中丰含着孩子对身边事物,天真而又充满快乐的热情及感受,反映出他们幼稚而又充满大胆想象的想法。因此,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和价值不可低估。这样绘画活动中的指导就更不可忽视了。

美术活动中,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应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允许幼儿自由交流,充分联想,大胆表现。教师设计活动时,也要选择具有启发性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而绘画活动对以上的要求还要更高,教师要把握好指导和幼儿创造表现之间的关系,学会站在幼儿的观点看世界,把教师对幼儿绘画的指导视为重点,抓好其中的关键。

一、教师在活动中和幼儿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幼儿的意见和思想方向。

刚开始在教学活动中,我大多是出示范画,然后讲解示范,没有让幼儿表达对内容的理解,他们总会习惯照办照样画出来,并没有什么创造和想象。慢慢地,我发现这样太死板,为了改变现状,提出一些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如在画小朋友在运动场跑步,添加底色时,有些幼儿就不用蜡笔涂底色,而改用圆点代表跑道上的塑胶粒。这就是在绘画前了解了幼儿的想法,鼓励他们多想象的结果。让幼儿自己体会哪种方法效果更好。

二、模式入手,鼓励幼儿积极思维。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总是教师讲,孩子听;教师画,孩子模,很少有机会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孩子们习惯于画老师教过的图像,幼儿的画因此缺乏创意。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着幼儿的思维,没有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为打破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幼儿的思维。我在组织美术活动中,结合欣赏和操作,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组织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例如上吹画课时,我让幼儿用嘴把纸上的颜料向前吹,颜料展开成树型,我让幼儿想象其象什么。有的说是:超人打怪兽时,光芒四射的光波;有的说是:巫婆伸出的怪手。当孩子们意见不一致时,我便让他们通过操作活动,用自己的作品来寻求答案。如在指导画“美丽的城堡”中涂不涂底色、涂暗色或鲜艳的颜色,我没有对幼儿做硬性规定,而是让幼儿灵活地自由发挥,积极思维大胆作画。通过教师提问、分析,幼儿作画、比较等步骤,让幼儿了解多种选择的效果。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