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在家庭当中是有非常公正严明的君长。一个家当中也有领导者,谁是“严君”?“父母之谓也”。当父母的也是当“君”,所以一个父母亲要能称职,那他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他以身作则,当孩子的榜样;“亲”,不离不弃,爱护关怀;“师”,适时的给予他教导。

所以这个“严”字,该威严、该训斥的时候不可滥慈悲。像现在父亲有时候显不出威严,好像陪孩子的时间少,心里有愧疚感,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孩子被宠坏了。其实跟孩子相处,在我们全心全意陪伴他,他可以感觉得到,并不一定是要多少时间。我们看古代很多为官者,他们忠贞爱国,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不一定是很多,但每次陪伴孩子,孩子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全心全意,还有父亲的人格修养。再加上母亲的引导,让他更能体会到父亲的不容易,父亲的尽忠爱国。所以母亲引导孩子体恤父亲的辛劳,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回想成长过程当中,父亲对我们行为的一种规范(约束力量)特别强。父亲不用说一句话,光是眼神就很有威慑力,我们都不敢造次。现在看父母都在场,孩子闹翻天的都有,管不了。别人的孩子,我们也还不够信任,也不敢马上就去制止、规劝。所以父亲一定要有威严,父严母慈。当然严中也要有慈,慈中也要有严,这个算是恩威并济,很重要。

而母亲威严也是很有力量。我们从历史当中都知道,孟子是孟母教育出来的圣人,不只从境教当中着手,“昔孟母,择邻处”,给孟子找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学习环境。现在也很多家长懂得这个道理,找学校附近,当然最好这个学校要推展《弟子规》,推展伦理道德教育,那这个风气一定会影响到周围。下一句“子不学,断机杼”,这个很有威严,机会教育抓得很准。孩子错了你不导正他,他养成习惯就不好修正。

所以孟子在年少的时候读书,他的母亲刚好在纺织,结果孟子突然停止读书,停了一段时间接着又读,他的母亲观察知道他刚刚一定是忘了,不熟,接着把他找过来就问他,“刚刚念书念一半怎么中断了呢?”他讲,“那些不熟,忘了,后来才又想起来。”结果他的母亲就拿刀把正在织的布剪断,相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知道织一匹布是很辛苦的,所以这个动作做下去,相信孟子当下是非常震动,印象深刻。母亲这么一剪就警戒他,读书用功要精进不懈怠,才能读得熟,不然整个读书的学问道德都不扎实,很难提升。所以孟子对于课业不敢懈怠,不敢再出现这种读了就会忘记哪一段的状况,一定把书熟读,可能是多少百遍之后才敢进一步再学习,不敢丝毫松懈。所以从那次以后,孟子就没有再出现忘了经文的情况,这个是抓住一个机会点。

而我们在管教孩子,我们自己和当父母的人常常都是盯着孩子,哪个行为不对,我藉这个机会教育他。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有时候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心态不对,但假如都是关注在指导孩子而忽略了先要教育自己,这样也会出现自己的身教不够但言教较多,孩子心里有不服气。纵使这个孩子比较善良,他也接受,但就会觉得不是那么心悦诚服。举个例子,孩子早上在打扫,母亲过来,“某个东西是不是你用坏的?”确实不是孩子用坏的,孩子做解释,“我绝对没有这么做。”那这个事情是母亲误会孩子,按常理来讲,应该是母亲要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误会你了。”我们当父母的人学传统文化也是这几年,我们也还不是圣人,但是我们的专注点完全在看孩子。误会他了,接着又告诉他,“纵使妈妈误会你,你也要忍,你不能解释。”这个道理好像乍听之下没有错,但是就觉得怪怪的,不是很顺畅。你今天假如是当老师的,说“母亲误会你,但母亲还不知道她误会你,那你当孩子的当然要能忍得下来,不可以忤逆。”这对的。但母亲当下已经知道自己错怪了他,还要要求说“那你也得忍,不能解释。”那就变成都是拿着道理要求小孩,那可能父母的自我观照不足,心态错了也看不到。

所以为人父母、为人君、为人领导、为人老师,假如自我的反省不够,都是先要求对方,那整个家庭、团队那个气氛一定比较压抑。大家学了传统文化好像闷闷的,这个都是来自于指责跟控制。学对了应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才对,应该让人家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