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含璋今年10岁了,对她来说寒假不过是又一个紧张阶段的开始,父母早已经替她报名参加了奥数预备班、绘画班、钢琴辅导等六七门辅导课程。

“成才”已经成为现代父母们苦心追求的目标,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儿童”,孩子们在父母加班加点的“制造”下,向提前“成才”的目标负重前行。而在文化商人和媒体的炒作下,各种天才儿童的神话又不断涌现,各种培养天才儿童的“革命性”学习方法、经验和心得也不断地见诸于报刊和广播电视,让父母们更加坚定培养天才的决心。

天才儿童成长存在缺陷

在名目繁多的辅导班里,“奥赛”班颇受家长的青睐,获奖后的种种好处早已众人皆知。可是一位曾带队参加国际“奥赛”的领队这样描述中国小选手,“他们只有在看到习题的时候眼睛才会发亮”。北京师范大学刘兼教授说:“在‘奥赛’中获奖的不少人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个别人甚至一辈子不愿意再接触任何一个数学符号”。数学家张奠宙则说,“他们对考试以外的题目毫无兴趣,更缺乏对科学、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探索精神和好奇感”。让人伤心的所在就是:当我们的孩子在获得种种大人所看重的荣誉时,他的成长已经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或许在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选手和家长看来,这种以缺陷成长为“成本”的行为是值得的。我们不否认家长的初衷是想挖掘孩子们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因为按照常理,在一定比例的社会人群中,少数具备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经过训练脱颖而出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很多的孩子在大人们的安排下为早日成为“天才儿童”苦苦煎熬。

利益驱动伤“天才”

“一举成名天下知”,有了名就有了利。这就是我们一些家长“驱使”孩子进各类“奥赛”班、体校和艺校进行特长培训的动机。各种国际大赛无非是一种高档次的检验方式,大奖的设立也只不过是一种激励手段。而我们的家长却把拿奖成才当成全部,各种“天才荣誉”、“国际大奖”就像一个个漩涡,吸引着千万个家庭围着它转。为了成才,孩子们被剥夺了选择爱好的权利,扔掉了学习成长中的乐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着同样的科目,目的只是为了夺奖争荣誉,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更可悲的是,那些在国际大赛中拿奖的少数选手名利双收了,而那些在层层选拔中被无情淘汰的孩子们呢?他们的处境又是什么样的呢?极端功利主义的培养动机和舍本逐末的选拔体制导致了目前这样一种局面。

家长们也知道教育孩子急不来,但是偏偏所谓的“起跑线”教育逼得许多家长狠心咬牙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一个家长说道:“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让他学点什么特长将来怎么生存啊。”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