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课的内容是《江姐》的第二课时,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一、说教材

《江姐》一文选自小说《红岩》,截取的是江姐临刑前的一个片段。课文通过描写江姐在临刑前做的几件事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面对死亡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读来动人心魄。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教学时要紧扣这些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读出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段。 过程与方法

(1)能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了解人物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江姐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

教学重点:

体会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三、说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品读悟情法:本文故事情节感人,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 体会江姐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并将之内化、沉淀,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

想象理解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更高大,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形象生动的视频,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个面对死亡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国民党反动派在渣滓洞中为了获取机密,对牢房里的每一个同志都进行了非人的折磨,把他们折磨的死去活来。据说,江姐一个多月来,在狱中经受了七次酷刑,每次都被折磨的昏过去。可是她都凭着坚强的意志,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硬挺过来的。江姐钢铁般的意志鼓舞着集中营的同志们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残余,知道末日就要来临,便展开了对革命者残酷的疯狂屠杀。在他们逃离的前一天晚上,将关在牢里的1000多名共产党员杀害在革命胜利的前夕。今天我们来了解江姐临刑前的一个片段,认识一个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探究式学习,它能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注重反馈、注重直觉,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快速浏览全文, 课文写了临刑前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1)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到床铺下。

(2)梳妆打扮。

(3)与难友告别,鼓励勇敢斗争

三、细读课文,解读人物。

1、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找出来读一读(生读第1段)。

这一段中,点明故事起因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转移) 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将与她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深入她的内心世界。

2、小组讨论学习,分析人物性格。

师:解读人物内心,需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传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中有关江姐的语句,反复读,用心体会。用笔在旁边简单批注江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藏提纲的相关语句。“听见叫她的名字„„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头。” 从“不慌不忙”中,充分体现了江姐的机智,勇敢,考虑事情周密。

板书:塞好提纲,机智从容。

(2)出示江姐临刑前梳妆打扮的相关句段。 “江姐梳好头„„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可以烘托出江姐对生活的热爱和愿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

板书:热爱生活、献身理想。

再次细细咀嚼这几段文字,哪些细节最让你心动,就在相应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体会。(在这一环节中,重点交流江姐“梳妆打扮”的细节,师做好朗读指导)

板书:梳妆打扮,勇敢、宁死不屈

过渡:就在江姐梳妆打扮的同时,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于是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3)出示与难友话别的相关语句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

“最后的考验”指的是什么?

体会到江姐的镇定,宁死不屈。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话呢?练习朗读。读出沉着,坚定有力。

板书:深情话别,激励战友

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人物说话的表情、语气)练读完毕,再在全班展示读。问难友扮演者:作为江姐同室的难友,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问江姐:能告诉大家你此刻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阅读感受,再读再感受,让学生更深地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朗读交流,感受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江姐又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走进最后一段。 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江姐和这些革命志士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畅所欲言、个性了解,让学生在文本里走个来回,进而达到丰富文本,深化理解的效果。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的理想,大义凛然,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让这顽强的红梅永远盛开在我们心中,让这不屈的声音永远响彻在我们耳边,让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代代相传,让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

五、布置作业。

1、你想对江姐,对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说些什么呢?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

2、观看《烈火中永生》

板书设计:

   塞好提纲 机智从容

 江姐 梳妆打扮 热爱生活

   深情话别 激励战友

教学效果评价:

这篇课文内容不深,教学时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 理清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欣赏动人细节,领悟作品主旨。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清晰,学生主体意识明确,课堂上讨论充分,积极发言,独特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强调,通过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得到一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