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作为关系到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得到幼儿教师的重视。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班级班级常规的有效管理:

(一)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幼儿园班级常规的有效管理才有可能得以顺利实现。

正确的班级常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长期性

幼儿园班级常规的有效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为此,广大一线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正确认识班级常规管理的长期目标,即通过幼儿阶段的常规教育,逐渐达成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自我意识,进而使儿童学会如何自主、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各种行为,最终实现儿童成为规范化、合理化的目标,为儿童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幼儿才是常规管理的主体

对于幼儿来说,与其让其在教师高压的氛围中强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还不如让儿童在较为自主的气氛中逐渐学会自律和自我约束。幼儿应该成为班级常规管理的主体。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将真正的自我完全展现在教师面前;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各种活动。但是,我们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在幼儿们进行自我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其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才会得以不断提高。

(二)充分发挥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教育功能

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本质并不在于通过教师高压式、强制式的方式使儿童习得某种行为规范,而是要充分发挥各项常规管理的教育功能,使得儿童能够逐渐自觉、主动养成养好的行为规范。我们以上文中提到的案例为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对于各小组的组长而言,相反,在面对同伴的不规范或者不友好的行为时,我们要向孩子们传授必要的社会交往的技巧与技能,引导孩子们通过合理的、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各种纠纷。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老师不喜欢总是告状的小朋友,如果有一天你不好好吃饭或者表现不好,别的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告状,你还会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吗?但是,如果你能悄悄地告诉小朋友,帮助小朋友尽快改掉不好好洗手的毛病,不但小朋友会很高兴,老师也会夸奖你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也能够让孩子们在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三)尽快实现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手段的多样化和内容的合理化

事实上,之所以很多教师会说现在的孩子很难管理,班级的常规工作太苦、太累,即便是付出很多的努力,效果却并不是非常理想。这与单一的管理手段和不合理的管理内容有着莫大的联系。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样化的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手段。

1、借助游戏的方式引发幼儿对于各种行为准则的理解与思考

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是幼儿园孩子的特点之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孩子们对于各种准则的理解。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各种思考。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尽快实现“换位思考”的话,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序性也就指日可待了。游戏凭借其较为特殊的性质可以较好地迎合上述目标。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可以尽情地玩耍,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彼此进行交流与讨论。例如,我们在“小青蛙过河回家” 的游戏中,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思考这样的问题:小青蛙怎么才能顺利过河呢?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家呢?在孩子们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会发现彼此观点的不同,并开始尝试考虑周围人的意见和观点,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并引发孩子们对于相关行为规范的认识与思考。

 2、用孩子们身边的例子引发孩子的思考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用孩子们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们,必将收获较为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小孩子不喜欢喝水,为此,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放置两盆已经盛开的花,经常让孩子们给其中的一盆经常浇水,而另一盆则几乎没有水喝。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观察来发现:喝水与自己的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而告诉孩子们如果我们不经常喝水,就会像小花朵一样慢慢枯萎,最终培养孩子良好的饮水习惯。

 3、对孩子进行有理、有节的说理

对于孩子们一些不好或者不规范的行为,我们要清楚地告知其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与责罚。对于那些不好好洗手的孩子们,我们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们洗手的重要性,并让孩子收看一些与此相关的广告,慢慢帮助孩子养成勤于洗手的好习惯。

 4、其它方式

事实上,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方式有很多,诸如自编儿歌、故事情境等方法。这些方法之所以有助于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实现,其主要原因在于上述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规则意识,为良好行为规范的最终养成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