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肠胃炎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个病,但是对于肠套叠了解的人并不多。也有很多时候医生也会将小儿患肠套叠误诊为肠胃炎。就在前几天,惠东县大岭镇私人医院大岭协和医院发生一起医疗事故,该医院一位90后为取得医师资格证的“医生”,误将一位三岁的孩童陈熙浩患肠套叠诊治为急性肠炎,导致患者因错过治疗最佳时机而死亡。为何医生会将小儿肠套叠误诊为畸形肠炎呢?

1.两者有太多的相似点

早期的肠套叠和大都数的肠炎有很大的相似程度,刚开始主要表现有腹痛、呕吐。肠炎一般都不会便血,除非是到了很严重的境界,而肠套叠患者都有可能会出现便血。患肠套叠患者还会伴有发冷、面色苍白、额头冒汗等症状。一般有经验的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采取X光片做进一步的判断是否为肠套叠。早中期的肠套叠可能通过手术治愈,一旦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到了晚期的肠套叠再动手术就将会增加很大的风险。死亡率也变高。

2.医生的责任不够

记者从死者父母口中了解到,医生给孩子做完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肠胃炎,并打了点滴带了药回家,回到家之后,孩子并没有因为得到救治而好转,反而病情更加严重,孩子的父母再次将小孩带去该医院救治,但是医生还是坚持自己此前的诊断。孩子父母见情况不好就转为其他医院救治,不过为时已晚,三岁的陈熙浩被宣布不治身亡。而尸检结果却显示陈熙浩患的是肠套叠。从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质疑该医生到底有没有一丝的责任感,自己的医术是否真的有?为什么两次都诊断是肠炎?

记者也从其中了解到,该医生没有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却可以上岗,而给陈熙浩做B超检查的护士也只有一个护士证而已。这无不不让人在担忧着中国医疗制度的安全问题。为什么近年来总是有那么多的医患纠纷呢?做医生的是否有检讨过自己有没有尽了“救死扶伤”的责任。医院为什么会聘用没有医师资格症的医生上岗?这些问题都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管理部门的重视。

从最近多起的医患纠纷里,希望可以让各个单位能够引起重视,医院也应该提高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术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可以恢复健康,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