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在学前儿童的音乐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幼儿是一个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主体,近两年我们将主体性音乐学习模式运用于歌唱教学中,进行了主体性歌唱活动的尝试与实践,发挥了歌唱活动的潜在教学功能。主体性歌唱活动通过歌曲匹配和歌曲创编的形式进行,采用合璧、补缺、空间开发、情境化等教学策略,以其开放性的活动过程唤起和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意识,使歌唱活动成为他们充分展现个性的活动。主体性歌唱活动突出幼儿的主体能动地位,追求长远效应,也就是说幼儿不仅仅是学习唱歌,更重要的是通过唱歌活动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幼儿探索的勇气与信心,发展幼儿对音乐本身的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唱歌是使儿童走入音乐天地最自然的途径,运用歌唱的方式进行创造性表现,对学前儿童来说并不神秘。早在婴儿时期的嗓音游戏中,他们就“意识到”这种“歌唱游戏”所带来的欢乐。在幼儿园、托儿所、家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边玩边唱,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编加属于自己的歌词,歌唱所表达的情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本能需要是追求天然的、自主的、游戏的歌唱活动。

鉴于这种自由想象与自主创造的歌唱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巨大吸引力,教育者应有意识地顺应、发掘孩子的自然天性,支持鼓励这类音乐活动,让自发性、自主性的学习为自觉性乐感的形成作铺垫,促进幼儿创造想象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教育中充分地体现和倡导儿童的主体性,不仅关系到儿童发展权利的充分实现、儿童需要和地位的满足与被尊重,也关系到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等一系列问题。

但在实践中,我们教师有时过于偏重音乐艺术使命,特别是在歌唱教学中把“学会歌曲”做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因此,“成品”的灌输,造成幼儿主体性的缺失和自然天性的遏制。

基于上述,我们试图利用幼儿喜欢自主学习与创造的天性,在歌唱活动中运用主体性学习模式,满足幼儿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幼儿对音乐本身的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

二、主体性歌唱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幼儿的主体性歌唱活动是指幼儿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探索和尝试,自主地学习歌曲的活动,它更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具体来说,它和传统的歌唱教学相比,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主动性。传统的歌唱教学中教师“教”的意识强,完成成品的愿望迫切,幼儿为了教师的“教”而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而主体性歌唱活动则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主动建构的综合体验过程。

2. 探究性。传统歌唱教学歌曲由教师“教会”,而主体性歌唱教学歌曲由自己“学会”。在主体性歌唱活动中摒弃单纯的示范、讲解、模仿,提倡从欣赏、体验入手,鼓励幼儿自我探索,获得成功。

3. 创造性。传统的歌唱教学基本把完成“会唱”作为活动的终结,而主体性歌唱活动把“会唱”作为活动的开始。主体性歌唱活动注重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创设。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变化歌词(曲),实现自我超越,强调个性化的表现。

三、主体性歌唱活动的主要形式与层次

(一)词曲匹配活动

传统的歌曲学唱大多采用示范——模仿——练习这一活动流程,教师只靠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追求的是短期效应。虽然幼儿能较快地学会歌曲,但却禁锢、限制了幼儿的自我体验与想象的空间,造成了幼儿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主体性歌唱中我们采用了“词曲匹配”的形式来替代“学唱”:即先让幼儿欣赏理解歌曲的旋律(或歌词),然后根据其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歌词(或旋律)与之匹配,最后由幼儿自主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完成模唱。根据幼儿的能力与特点可将其分为两个层次:

1. 单曲与单词的匹配

即将原歌曲的词与曲分解,分别进行欣赏与感受,最终由幼儿将歌词填入曲调并唱出。这是一个幼儿自主学会歌曲的过程。此类活动创造想象空间相对狭小,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审美与体验,感受成功。

如在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中,我们首先让幼儿欣赏旋律,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有趣情景。在乐曲声中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尽情地表现,有的孩子用脚跟走路,模仿小鸡稚嫩的姿态,有的孩子则屁股扭扭、脑袋顶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急着出壳的鸡宝宝。通过这个环节,幼儿已初步熟悉了旋律。接着让幼儿跟着琴声试着哼唱旋律,然后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最后让幼儿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并唱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完成了歌曲的学习过程,在活动的尾声,他们边唱边表演着,表达着活泼有趣的歌曲情绪。就连原来学唱歌一直闭着嘴的童言小朋友也在投入地边唱边学小鸡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词曲匹配活动使“教唱歌”的过程成了幼儿自我学习的过程,从中幼儿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建立了自信,感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主学习的乐趣。达尔克洛兹曾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学唱方式重视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和分析音乐的情感,而不是由老师直接灌输。因此幼儿在演唱时的内心情感、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和动作方面都那么地协调一致,不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机械式的摇头晃脑和僵硬的微笑,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表达。

2. 单曲(词)与多词(曲)的匹配

即呈现给幼儿单词与多曲或单曲与多词,引导幼儿感受与体验,进行选择与匹配,最后自主完成模唱。此类活动给了幼儿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学习和创造。重视发现幼儿的独特见解,接纳所有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想象创造力的发展。

比如在活动《小叮当的歌》中,我们选择了一首短小活泼的曲子,先让孩子充分感受并较熟练地哼唱曲调,体验曲子活泼跳跃的性质。然后出示《云》、《摇篮曲》、《游戏歌》三首儿歌做歌词。让幼儿在这三首风格迥然的儿歌中选择一首意境相似的做歌词,并配上节奏朗诵,最后由孩子尝试填入曲调完成模唱。在我们活动过程中尊重每个幼儿对作品的诠释,有的孩子选择了《云》做歌词,他们认为儿歌中表现的云是活泼可爱的,和曲子很配。有的孩子则不同意,他们认为“云”是“飘呀飘”,节奏是缓慢的,不适合这首曲子,而《游戏歌》活泼、跳跃,更适合这个曲子。于是在这次活动中诞生了两首不同的歌——《云》和《游戏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不仅仅是学习唱这首歌,更重要的是通过唱歌活动发展了幼儿对音乐本身的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

(二)歌词创编活动

即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感受、体验为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改编或创编歌词,并将新词填入曲调唱出。它能极大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力,促进自我价值感的实现。通过幼儿层次渐进的多轮尝试学习,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造力。根据幼儿的能力及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1. 替换

即将歌词中的某些字词替换而进行的歌词创编活动。此层次适合小中班的幼儿,相对来说对生活经验和语言经验要求较低,既能满足幼儿表现自我的需要,又容易尝试成功。一些短小、多重复的歌曲很适合幼儿开展此项活动。

比如在《小猫穿件红衣裳》活动中,孩子们把动物、人物都编了进来。有的唱:“青蛙穿件绿衣裳,绿衣裳,绿衣裳”,有的看着老师唱:“老师穿件花衣裳,花衣裳,花衣裳”,有的看着同伴唱:“乐乐穿件蓝衣裳,蓝衣裳,蓝衣裳”。在一些有趣、幽默的歌曲中,幼儿更是情绪高涨,如《碰一碰》活动中,他们编着“碰屁股”“碰额头”“碰肚皮”等,边唱边笑,乐此不疲,完全沉浸在创造的快乐中。

孩子是喜欢变化的,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也会发现孩子经常自发地故意地变一变花样,将一些熟悉的歌曲即兴变换着歌词唱,特别当这种创造结果引起老师的积极反应后,他们就会更有意识地去这样做。这种最初的创造兴趣也为后来较复杂的歌词创编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延伸

即将原歌曲的内容继续延伸创编新歌词,此层次需要幼儿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经验,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进行创编实践,创造空间较大,适合中大班使用。

如在《迷路的小花鸭》中,我们引导幼儿想象讲述小花鸭被小朋友送回家后的情景,进行第三段歌词的创编。有的孩子编为“小花鸭,大声叫,扑到妈妈的怀里 ------”。有的则编出了“鸭妈妈,真高兴,抱着回家的小花鸭------”。在《挠痒痒》的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想象歌里“还会发生的事情?”,有的幼儿根据经验想象毛毛虫爬出来后所遇到的事情,编道“毛毛虫呀爬出来呀,大公鸡来了啄呀啄。”有的则想象大树爷爷笑了后的情景,编出了“笑得树叶哗啦哗啦,一片一片落下来”。

以上这样的对歌曲内容的延伸,给创编活动一定的结构支架,便于幼儿对创编内容节奏的掌握,更好地和上旋律把创编的歌词唱出来。使幼儿的创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创造的乐趣。

3. 创新

即根据曲调的性质、特点,创造出歌词,并与曲匹配完成模唱 。此层次创造成分高,适合大班使用。

如在活动《小雪花》中,首先让幼儿欣赏这首优美舒缓的曲子,配合动画让孩子想象音乐形象,启发幼儿设计不同的动作去表现雪花在空中轻盈地飞舞,自由自在的姿态。并和着音乐边哼唱旋律边舞蹈,使幼儿熟悉旋律的结构,然后引导幼儿将想象绘成图画,创编出《小雪花》题画诗,最后由幼儿将自己创造的歌词填入并唱出。也就是说创作歌词、匹配歌曲、填唱歌曲都由幼儿自主完成。如有个孩子画了幅拟人化的雪花图,手拉手的雪花在空中飘落,他编出了“小雪花呀飘呀飘,手拉手儿落下来,飞来飞去真美丽,落到地上睡个觉”。有位喜欢跳舞的女孩,在音乐声中不停地变化着动作,她在画中把雪花变成了各种物体,边编边做着动作“小雪花飘呀飘,飘到树上变朵花,小雪花飞呀飞,飞到手上变珍珠”。每个孩子都编出了不同的歌词,于是全班有了38首《小雪花》,孩子们唱着自己的歌,体验着创造的愉快,并获得满足感。

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成了幼儿想象的依托,教师引导幼儿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变成可视性形象(图画)和语词形象(儿歌),综合地再现了幼儿的审美感受力,达到了音乐情感从感性到理性的迁移,促进了幼儿想象创造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幼儿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来进行音乐的感知、想象、再现、创作等活动。这时候幼儿就是名“词作家”、“歌唱家”,他们要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演绎歌曲,是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大挑战。

四、主体性歌唱活动的运用策略

1. 合璧策略

歌曲本身是音乐与文学的合璧。从关注幼儿整体和谐持续发展,并考虑幼儿认知的整体性、连续性特征,在歌唱活动中,我们采用音、画、语合璧策略。利用格式塔的同构原理达到各要素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使幼儿的想象、联想、情感予以外化,,让幼儿充分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意象”的“转译”,帮助幼儿完成表象间的相互替代,提供相互整合的机会,促进潜能的全方位开发和创造力的多侧面培养。如上述的创编歌词活动《小雪花》就是运用了这一策略来进行教学的,先让幼儿欣赏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将音乐幻化成可视的雪花图,幼儿依据画面又将其转化为语言——即题画诗,最终完成了歌词的创编。合璧策略的运用使幼儿将思维、想象外化,更切合幼儿直观形象的学习特点。

2.补缺策略

在传统歌唱教学中,歌曲一般是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老师的首要的目标就是给孩子完整的示范。但在主体性歌唱活动中我们将歌曲中的曲调与歌词元素分离,并去掉其中一部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选择或创造将其补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前面所提的词曲匹配活动即是补缺策略的具体体现。补缺策略利用了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并富有神秘感和挑战性。同时探索的指向性明确,能使幼儿自主参与,体验成功。它的使用还使幼儿的想象空间增大,给了幼儿更自主的学习、创造的天地。幼儿通过“补缺”,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全身心地融入歌唱活动中,获得快乐。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残缺的歌曲通过幼儿的自主尝试变为完整的歌曲唱出时,这种喜悦不是孩子单纯学会一首歌所能比拟的。

3. 空间开放策略

在活动中,活动内容、时间、空间都是开放的,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创造,尊重幼儿的学习速度。在传统教学中,幼儿大多面向老师而坐,老师是“监控者”。但在主体性歌唱活动中,我们提倡将空间还给孩子,把活动过程视作幼儿主体性充分张扬的过程。在活动过程幼儿可以自由走动,自由组合。你会发现有的孩子在角落、有的在阳台,有的孩子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孩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你唱给我听,我唱给你听,有的则一个人反复地尝试着。他们的神情都很专注、快乐。因为动态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同时开放的空间使心理环境也更宽松、自由,激发了幼儿主体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可以忠实、自然、无修饰地表达自己,思路极其开阔,达到了“最丰满的自发”和“最充分的表达”。连那些平时内向胆小、不善表现的幼儿也消除了紧张感,投入在这宽松、愉悦的创造中。教师由传统的“监控者”变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鼓励者”,在活动中观察聆听幼儿的“作品”,做幼儿的欣赏者。

4. 情境化策略

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在活动中要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寓感受体验音乐作品于游戏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开发无意识学习的教学资源,并让情境成为幼儿想象创造的依托,提高幼儿即兴创造的灵感性。如在创编《办家家》歌词活动中,我们将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让孩子边玩边即兴创造,孩子在哄娃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编出了“娃娃不睡觉呀,我可怎么办?唱首摇篮曲呀,哄她快睡觉------”。在《买菜》活动中,活动室四周布置成了菜摊,孩子们扮演着角色,结伴买菜,有的找来了小棍抬着篮子,唱着:“今天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姐姐去呀去买菜,青菜绿油油呀,黄瓜长又长呀,茄子白菜胡萝卜,哎哟哎哟抬也抬不动。” 可见身临其境,才能使幼儿“心”临其境,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是发挥幼儿原发性创造力的最佳手段。

五、主体性歌唱活动的初步成效关于幼儿

1.主体性歌唱活动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它强调幼儿的主体参与性,让幼儿自己学习或创编歌曲,使幼儿经历了探索的完整过程,体验了发现知识和再创知识的创新过程,使学习成了乐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并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为幼儿探索精神及自学习惯的习得和养成奠定长远的基础。

2.主体性歌唱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主体性歌唱活动注重感受与体验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幼儿审美想象与创造意识,发挥了幼儿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天性,使孩子成了爱创造的人。让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并显示其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由此他们已不再是一个仅仅只会“装”的简单的“容器”,而是一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信息并加以处理的“加工厂”。

3.主体性歌唱活动提高了幼儿敢于探索的勇气与自信心。主体性歌唱活动注重幼儿的尝试学习,在不断的自主尝试中提高了幼儿敢于探索的勇气与自信心。教师 “不教”,幼儿自己感受、创造歌曲并达成目标,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了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也获得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于教师

1.主体性歌唱活动的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可以这样说,主体性的问题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问题。即使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方法,由不同的教育者来实施,其结果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关键是教师对儿童的特点、需要、发展的正确认识和具体落实。通过主体性歌唱活动的实践,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也促进了其他科目的发展。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也促进了师幼多边互动,有效地消除了教师因“教”的生硬而带给幼儿的敬畏感,使师幼关系趋向和谐、平等。

2.主体性歌唱活动的实践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才能的提高。主体性歌唱活动开放的、多变不定的活动过程给习惯于“备课——上课”的教师提出了挑战,课堂往往不会按教师预设的方面前进。它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同时也给了教师更大的发挥教育才能的空间,使教师在与幼儿的不断碰撞中成长,促进自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六、讨论与思考

如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样,“主体性歌唱活动”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强调个性的发展,强调自主学习,个别幼儿可能忽视集体纪律的约束,流于学习形式,最终无法达成学习目标。同时“主体性歌唱活动”并不具有普适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因课施教,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无定法”。如何进一步优化主体性歌唱活动的课堂教学,还需要继续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