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会有一部分差生,也有一部分优生。但奇怪的是,差生往往都是男孩子,而女孩子成绩普遍比较优秀,这究竟是性格的差异所造成,还是父母老师不正确的教育所导致?

根据对全国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72.6%的差生都是男孩子,而女孩子的比例仅为27.4%。如此悬殊的差距,且不是个例,让我不得不思考这究竟是何原因所导致!

从童年,到少年,直到长大成人,有男孩子的家庭,父母总是有操不完的心,这其中不只是操心学习成绩,男孩子顽皮捣蛋,不服管教是常事,而女孩子性格比较文静,懂事也比较早,所以说很多父母都把女孩形容成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我国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其中5000万属于差生,差生中80%是男生。”在2012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其中的准确性,我们不得而知,但其对教育中“男孩危机”的关注,却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近几年来,这种“男孩危机”显然是越演越烈。

本文不思考男孩好还是女孩好的问题,只寻求如何让顽皮捣蛋的男孩变得听话懂事的方法,但家长也应该思考自己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教育男孩的问题有没有明显的错误!

1.爸爸处于“隐形”状态

教育男孩,爸爸不能再缺位。调查表明,逾5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亲在唱独角戏,只有3成家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1成,可见生活中“隐形爸爸”的现象较为常见。

父教缺失对男孩成长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过分满足,姑息迁就;包办代替,过分呵护;过度保护,剥夺独立锻炼的机会。同时,这还会让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遭受的挫折后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

各位爸爸请千万别当“隐身人”,不能做到跟孩子如影随形,至少也应当经常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2.对孩子有求必应

调查显示: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父母均有对男孩更加溺爱的倾向。

在生活中,当孩子分内的事向大人求助时,男孩父母选择“有求必应”的比例高于女孩(男3.07%,女2.40%),而选择“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低于女孩(男40.99%,女41.02%),说明父母对于男孩更易迁就,缺乏原则性。

3.忽视亲子沟通

很多家长都感觉到,男孩越大,越不愿意跟爸妈说说心理话。但是越不说,孩子就越不愿意说。对男孩的教育,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亲子沟通。

当孩子面对父母给予的压力时,男孩选择“向父母反抗”和“忍耐”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可见,男孩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也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因此面对大人提出的要求或给予的压力,要么反抗,产生亲子冲突;要么沉默忍耐,不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