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尤为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注重写作手法的学习。《有个孩子叫咪咪乔》中插叙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爸爸妈妈这些成人对咪咪乔满不在乎,而女儿却把咪咪乔看出有生命的宝宝,这种反面衬托出童心的可贵。《黄河象》中倒叙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样子特点,这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是需要学生们去学习的。《再见了,亲人》中第二人称的写法,如同面对面的与“亲人”倾诉,感情表达的是那样的真挚、强烈。前三个自然段都以反问句结尾,相同的句式,相同的结构方式,都是为了表达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呀!

5、抓富有特点的人物对话,心理描写

《船长》中船长和大副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情况危急,因此他们的对话简短有力,却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因为在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位沉着镇静,勇敢果断的船长。《穷人》中对女主人公桑娜心理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的刻画出了桑娜那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无比的心灵。

三、有取有舍,把握重点

语文课文就如我们的数学例题一样,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方面的言语表现形式值得学习、积累。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有所取舍,切记“贪多嚼不烂”不要每篇文章都面面俱到,一篇文章只要训练学生一两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就可以了。

(1)理解课程标准,以课标为导向。

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中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