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自由活动时,兮兮小朋友因为两个雪花片插不到一起而向我“求救”:“老师,这两个我插不上,请你帮帮我吧!”我对他说:“只要你仔细看,对准了再插就可以了。”结果他是屡试屡败,不断抬头看我,终于得出了结论: “老师,这两个雪花片一定有问题,永远不可能插在一起,我可不插了,我要换一个。”

“别忙,老师来试试。”我接过雪花片,仔细一看,插口有点变形,但只要对准了,稍微一用力就能插上。于是,我稍加摆弄,便将雪花片插在一起了。 “哇!王老师真棒!”兮兮高兴的拍着手,但转眼间就露出了惊异的表情,因为我又把雪花片拆开,放到他眼前。

“老师,为什么又拆了呢?”兮兮的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兮兮,刚才为什么说老师真棒?”

“因为老师把很难插的雪花片插在一起。”

“为什么老师能插上,而你却不能插上?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我不棒。”

“可是你说雪花片有问题,老师帮助你插上,是要告诉你,他们没有问题。” “可是老师又拆了?多可惜!”

“一点也不可惜,因为老师觉得你很棒,也能插上,怎么样?想不想试试?” “想!”

兮兮拿起两片雪花片,一开始,他仍然办不到,就抬头看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我的鼓励使他消除了内心的顾虑,他终于插上了。“老师,我插上了,我很棒!”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喜悦,我也为他高兴。

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对兮兮说,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用哭来解决问题是不行的,我们应该想办法。用不同的方法去试。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需要有耐心,细心地为孩子解决问题。

案例二:

又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注意观察了孩子们的选择,有的选择搭积木,有的选择插高楼。我把目光锁定在了兮兮的身上,他站在雪花片的玩具前犹豫了一下,便走开了。

可是一会他又走了回来,端起雪花片,皱紧小眉头,坐在了桌子前,他拿起了两片雪花片,很用力地往一起插,可是雪花片似乎也很调皮,和兮兮做着游戏。

他又犹豫了,放下雪花片,刚要去换玩具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在朝他点头,并给他一个加油的手势,这回他松开了紧皱的眉头。再拿起雪花片的时候,雪花片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跟着兮兮的手在忙碌着。最后兮兮搭了一座大高楼,他高兴地喊:“小王老师你看,这是我搭的大高楼!”他高兴地又蹦又跳。这时,我笑着对兮兮说:“兮兮,你是最棒的!”

反思:

在第二次的活动中,兮兮有玩雪花片的想法,但他怕玩不好,就放弃了。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知难而上。在我的鼓励下,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因此,我要说的是,孩子,你们是最棒的!

一片雪花片,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但是一片雪花片的背后也会有很多故事。用这小小的雪花片,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耐心,是很重要的。

由此使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依赖性很强,其原因之一,就是平时家长、老师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包办、代替的太多。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困难,遇到问题,应该鼓励他们想办法解决。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自信、勇敢、果断的意识品质,还能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还应该看重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将工作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给幼儿以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