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易变质成收买或贿赂的物质奖励,用语言(精神鼓励)赞赏,更有效果,更能促进亲子关系。它没有通过其他的媒介(比如说利用各种孩子渴望的物质)在亲子关系间起作用,而是父母和子女间直接的能量交流。但“好孩子,真聪明”这句看起来最积极正面的回应,却未必对孩子的发展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无意义的赞赏实际上给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传达了冷漠,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很多教育学家批评这种赞赏太过泛泛,有种敷衍了事的味道。无论孩子做了什么积极行为,家长都是一句“做得好!”孩子并不太清楚因为什么而受奖励。某种程度上讲就像用食物或物质奖励一样,儿童可能对受奖食物或物质的印象很深,而非所受鼓励的行为。那么,什么样的精神鼓励会比较有效呢?

解决方法1具体地描述儿童的行为(你想鼓励的行为)+形容词为了让表扬更加有效,你需要具体描述或强调他做得对的事情。比如:“每次妈妈去幼儿园接你时,都看到你那么认真地画画,好投入哦!真不错!”其中,什么是具体描述?(认真地画画)什么是形容词?(投入)

解决方法2客观地描述孩子行为,但带着积极情感(比如说语气的变化)!我们还是以画画这件事为例。比如:“宝贝你在这画了好久了呦,其他的小朋友那么吵,都没有影响你,宝贝真棒!”(“画了好久”、“其他的小朋友那么吵”属于客观地描述孩子的行为,“宝贝真棒!”用了积极的语气!)说话时用很兴奋、崇拜的语气来讲,无形中鼓励了儿童专心的行为。

我们来看看洋洋妈的故事:

洋洋的妈妈总是认识不到自己女儿的优点,即使洋洋做了对的事情,妈妈也总是用泛泛的赞赏敷衍了事,导致母女间的关系一直不是很亲密。洋洋因此用消极的行为来刺激母亲消极的反应,以此得到少得可怜的注意力。洋洋的妈妈非常着急,咨询了相关育儿心理专家。专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为洋洋妈作示范,并告诉她要不厌其烦地描述洋洋的所作所为,并从积极的视角来鼓励她。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