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奏鸣——难忘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皮恩卡斯·祖克曼奏鸣曲音乐会

继著名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访华之后,和他并驾齐驱的另一位琴坛高手——皮恩卡斯·祖克曼在1997年百花争艳的春天,带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向往和友情也来到了北京。

人们从一开始就将这两位于20世纪60年代已跃上国际琴坛的明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因为他们俩有着惊人的相同经历。说来也巧,帕尔曼和祖克曼均出生 在以色列,由于才能出众,他们俩从小就先后进入了特拉维夫高等音乐学院,被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爱德华·沙利文、小提琴家伊萨克-斯特恩和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赏识,推荐赴美国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学习,先后师从伊凡·加拉米安和多罗茜·迪蕾。又分别获得了莱文垂特奖。目前他们正以各自不同的个性以及所展现的特有风 格活跃于世界舞台。

帕尔曼的演奏充满激情,技艺辉煌,常常能把听众引向欲歌欲舞的激情之中;祖克曼的演奏则凝重深沉,严谨而富有内涵。在他的琴声中,人们能感受到如画一般的 迷人,如诗一般的动心。人们通常把最难于表现的奏鸣曲当作演奏水平的试金石,而祖克曼恰恰在奏呜曲的演奏上是无与伦比的。4月20日的音乐会上,祖克曼以 难度极大的三首奏鸣曲向北京观众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高水平的演奏技艺。

人们首先听到的是莫扎特的《bE 大调奏鸣曲》,这首作品和《G大调奏呜曲》以及两首《F大调奏鸣曲》同出自1781年,那时正是作者创作的旺盛时期。在祖克曼录制的大量唱片中,莫扎特和 贝多芬的奏鸣曲占着重要部分。我们在听他演奏《bE大调奏鸣曲》时就可以感觉到,音乐中既有饱满结实的音质,又不失清新明亮和热情秀丽:既有力度和层次的 鲜明对比,又不觉因过分夸张而变得浅显飘浮,小提琴与钢琴之间始终处于一种此起彼伏生动和谐的对话状态。在第二乐章中,演奏家通过运弓上的自如控制和力度 上的细微变化,给听众带来了各种美妙的音色。小提琴在祖克曼的演奏下有如此魅力,在以往见过的演奏家中也实属不多。

贝多芬的《第五奏鸣曲——“春”》和《第九奏鸣曲——“克罗采”》是作者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被人演奏得最多和最受人喜爱的作品。《F大调第五奏鸣曲》的副 题“春”是后人标题的,其原因是由于乐曲所具有的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生动明快的节奏一反其他奏鸣曲中经常飘溢出的深沉感伤的情绪。祖克曼将这首作品不知演奏 了多少次,每次都给人带来新意,使人听后回味无穷。我们听到在第一乐章开始,随着钢琴柔和的琶音.小提琴奏出了明朗的第一主题。演奏家将力度控制得非常恰 当.清晰均匀的十六分音符把旋律连接得十分流畅甜美,犹如徐徐春风拂面而过。令人心旷神怡。在抒情优美的第二乐章慢板中,如诗一般的吟咏和歌唱仿佛是暖暖 春意向你涌来。短小简洁的第三乐章由小提琴和钢琴一前一后引出了轻快的主题,经过音阶式乐句相连的中段,再回到诙谐曲主部结束,一气呵成,十分精彩。演奏 家用琴声使听众更多地感受到了春天万物苏醒之时,大自然生灵的跳动和人们内心的喜悦。乐曲在第四乐章回旋曲中进入**,演奏家并没有着意炫耀技巧上的辉煌 和华丽.而是用适度激情的演奏。为人们在春天来临之时带来了更多的鼓舞和希望。

音乐会是在弗朗克的《A大调奏鸣曲》中结束的,这首作品被誉为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精品.祖克曼的演奏完美地再现了作品深邃的内涵和美感。第一乐章富有魅力和 神秘色彩的主题出现。仿佛开始诉说故事:第二乐章充满热情和富有力度的节奏变化充分表现了激动不安的情绪:紧接着的第三乐章富有幻想的抒情歌唱,转入第四 乐章热情洋溢的回旋曲主题以及和第一乐章主题动机的反复轮回。演奏家用自己纯美的音质和对作品的细腻处理,使全曲的演奏浑然一体,丰美无比。

一个演奏家要有自己的个性,但绝不等于将不同的作品演奏得千篇一律,听众要听到的是作曲家的不同作品风格,而不是演奏家自我表现的重复。祖克曼用三首风格 迥然不同的奏鸣曲通过完美的演奏及可信的诠释,吸引和征服了北京的听众。一场奏鸣曲音乐会能够使听众如此狂热,的确是因为演奏家体现了真正的高水平。

有人喜欢帕尔曼,有人则偏爱祖克曼。尽管他们之间从演奏风格到音乐表现各不相仿,但都不愧是当今大师级的演奏家。祖克曼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家,同时又 是一位少有的中提琴家。他和帕尔曼在各自的独奏生涯中还经常是很好的重奏伙伴。若有一天中国的听众能欣赏到他们两人不同风格合作演出的重奏音乐会,那将是 更加令人感到幸运的事。

美妙的琴声在北京的春天奏响,人们对春的爱恋和共鸣在心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