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妈妈喜欢拿着掏耳勺、小发卡及火柴棒给孩子掏“耳屎”。她们认为有“耳屎”就很脏,一定要把它弄干净。其实,这种做法非常有害,更有许多由此而造成对孩子无法挽回的伤害的例子,值得父母借鉴。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另外,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耵聍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查。

耳屎有保护作用

“耳屎”其实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

人的外耳道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色粘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的作用。而且“耵聍”在吃东西或张嘴说话会慢慢松动,自动脱落,不会堵塞耳道。

掏耳朵会造成危险

儿童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掏耳朵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另外,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稍不注意,就会刺破鼓膜,造成中耳炎或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严重时还会造成耳聋。

耵聍过多应去医院处理

如果耵聍腺分泌太过旺盛,或外耳道狭窄等原因使耵聍排出受阻,或掏耳不当将耵聍推到耳道深处,都会造成耵聍过多形成耵聍栓阻塞外耳。耵聍栓越积越大,越来越硬,会影响听力,还会引起耳痛。一旦耳道进水会使坚硬的耵聍潮湿膨胀,刺激外耳道皮肤,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炎和剧烈耳痛。平时应注意不要让水进入耳道,以保持外耳的清洁和干燥。

发现幼儿有耵聍栓塞,应到医院由医生处理。千万不要自己去挖,因为耳道皮肤损伤反而会引起继发感染。如果耵聍过大而且干硬,医生会先在耳朵里滴一些盯聆软化剂,等耵聍软化后才用特制的盯聍钩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