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东、南、西、北,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每到练习时,学生总是分辨不清,设计这节课时,我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接纳新的知识,本课中,我通过选取学校门口、教室之中、居住房间、操场周围等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从日出东方这个自然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学中,我安排了大量的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交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例如,面对贴在教室中的太阳相互交流方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游戏,辨别方向;观察教室、房间、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进行交流。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泛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为主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发展能力。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尝试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方面,在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让学生在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过程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学生课前了解了“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样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课外延伸利用假期跟爸爸妈妈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找一找东南西北四个朋友。为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