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鸡、土鸡、洋鸡,哪个更安全?

你吃到的鸡肉不全是真正的肉鸡

2012年全国屠宰肉鸡65亿羽左右,其中有15亿羽左右的数量是蛋鸡淘汰鸡。白羽肉鸡的生长周期是45天,而蛋鸡淘汰鸡的生长周期大多在 540天左右,因为生产时间长,蛋鸡体内风味物质沉积更久,但肉质可能粗糙些,不像白羽肉鸡那么细嫩,容易烹饪。如果用来炖鸡汤,蛋鸡淘汰鸡的味道可能更鲜一些。不过,没有量化的证据证明,蛋鸡淘汰鸡和白羽肉鸡谁的营养价值更高。

野外放养的肉鸡不见得就安全

室内密集饲养的肉鸡可能有饲料重金属潜伏、大剂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安全隐患。那么,野外放养的土鸡、柴鸡就一定安全吗?答案是不一定。放养的鸡能得到锻炼,肌肉可能更结实,口感可能会好一些,但肌肉的营养物质含量不会和圈养鸡有太大的差别。

野外放养的鸡如果是在原始的野外场地如大草原或野外森林,会啄食杂草、各种虫子,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毒草、毒虫。鸡和虫在大自然生物链中是上下级的关系,鸡体有对毒虫的天然免疫力,蜈蚣的毒让人恐惧,被它咬一口会疼得要命,但对鸡来说那就是一道美味。长期食用野外放养的肉鸡,虽然没有重金属、抗生素残留的威胁,不过那些野外不可知的有毒有害物质经过鸡体传导进入人的体内,一旦致病更难被诊断和得到有效治疗。这一点,古代中医有很多的著作都能明确说明。

不过,农家散养的肉鸡大部分并不存在这种问题,它们多是吃粮食、杂草、昆虫等食物。因为有足够的运动,病死率低,肉质相对安全。只是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农户使用的仍然是工业饲料喂养,难免有抗生素药物残留和重金属残留。

改变养鸡模式,鸡肉的好味儿在未来

肉鸡食品的安全与否,与品种没关系,与饲料模式、饲养模式有关系。如何使肉鸡的口感好且没有安全隐患,饲养模式的选择很关键。

现有的规模肉鸡场大都采用美国式饲养方法,高密集、高营养、高药物、高转化率是主要特征。这种饲养模式的优点是节约饲料资源、快速提高产量;缺点是鸡肉口感差,有重金属潜伏、抗生素残留,安全系数差。

更加理想的肉鸡饲养模式是,将白羽鸡进行开放式平地饲养,鸡场周边留置足够大的运动场地,每天给鸡足够的运动时间,并且降低饲养密度,降低饲料营养水平,这样药物的使用量就会大大降低。如果饲养时间从45天提高到70~90天左右,虽然鸡的饲养成本增加了,但口感和安全系数可以得到大大提高。

长远地看,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突出,土鸡、柴鸡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在育种方面可以考虑通过土洋杂交选育,培育新的肉鸡品种,改进饲养模式,才能解决目前面临的鸡肉口感和安全问题。

鸡肉的选择与食用

散养的肉鸡和圈养的肉鸡比,营养成分没什么区别。但是,散养的鸡活动空间大,呼吸的空气质量好,病就少一些,饲料里用的药就少一些,鸡肉相对来说更安全。

蛋鸡淘汰鸡因为生长时间长,氨基酸等风味物质沉积更丰富,肉质虽不如速长鸡嫩,但用于熬汤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都时兴规模化养鸡,肉鸡屠宰场也是规模化屠宰,每天要产生大量的鸡血,鸡血是很好的食材。不管是吃火锅还是红烧,营养价值和口感不比猪血、鸭血差。还原鸡血的市场认知度才是长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