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发现薄形材料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强

(知识)了解条形建筑材料常见的形状结构有哪些,知道它们做成这种形状的好处

(情感)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乐于合作的实验态度;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一些现象能作简单科学探究,并加以简单解释的能力,让其体会科学与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定量研究的对比实验,发现薄形材料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从瓦楞纸板的构造中找到探究的方向,然后自主地进行探究,成功地得出实验结果,并对现象加以简单解释

教学准备:(师)长、宽相同的自制多层彩色卡纸纸板和五层瓦楞纸板各一块、垫高用的方木块、钩码、易拉罐铝皮、CAI课件

(生)相同规格的长条形复印纸多条、垫高用的方木块、小石粒、装石粒用的小盒子、细绳、双面胶

教法、学法::演示、讲解、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起研究兴趣 (约2 分钟)

1、演示:用一块一层的薄纸板架起一座纸桥,让同学们猜猜它是否能承受起一方木块;然后,直接、明快地提出思考:“要怎样才能增加其抗弯曲力?”————继而,根据学生提出的可用加厚纸板的方法,逐步演示多层粘贴的纸板与瓦楞纸板的抗弯曲力的较大差异。

2、通过游戏,提出思考:“这块平时见惯不怪的纸板,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加抗弯曲力的?”

二、观察纸板结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并完善实验计划 (约8分钟 )

1、让学生从桌面信封中取出老师预先准备好的瓦楞纸板,师明确观察内容:“试一试慢慢地将纸板弯折,感受一下它的硬度和抗弯曲力。”“这块纸板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它是由一些怎么样的纸加工制成的?”

2、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情况

3、指明让两、三个小组派代表将小组内的观察所得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出探究的方向:“改变纸的形状,真得能增强纸的抗弯曲力吗?”(在黑板上进行简略板书)

4、师引导:“除了波纹形外,瓦楞纸的芯纸还可以制成其他形状吗?哪种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会更强呢?”“说说你们将准备怎样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明确探究内容,学生思考、讨论,制定计划

5、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具体进行两种不同形状的抗弯曲力的测试比赛————引导学生明确:a、实验中大致需要哪些器木才? b、采用什么样的基本实验方法? c、可以折出哪几种形状的纸? d、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纸,抗弯曲力会强一些? e、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量是什么? f、进行对比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哪些条件不改变?而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三、 按计划,分组进行“形状与抗弯曲力”的实验探究 (约1 5 分钟)

1、投影记录表格,明确限时、“同努力 齐争星”的游戏竞赛方式,让学生注意较安静、认真、合作、高效地进行分组实验

2、师对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进行观察、巡视

四、交流、汇报研究所得,对瓦楞纸板的结构进行再研究 (约10分钟 )

1、各实验小组记录汇总、展示,引导分析、讨论:a、同学们设计、折出的纸的形状有哪几种?(看哪一小组的动手能力最强) b、与没有折的纸比较,这些纸的抗弯曲能力均有什么样的变化? c、其中抗弯曲能力比较大的形状是哪几种? d、实验中碰到了什么样的操作困难,小组同学是怎样合作解决的?(看哪一组的灵活操作性最好) e、瓦楞纸的形状结构可以再作改进吗?如何改进?(看哪一组的研究最深入).....

2、得出实验结论:“改变形状,能大大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板书)

五、联系生活实际,课外延伸、拓展 (约5分钟 )

1、谈话:“今天,我们通过一些简易的纸桥实验,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原理!其实,除了瓦楞纸技术的应用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物品同样应用了这个原理————用眼睛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具体有哪些物体呢?”(学生思考、回答)

2、播放课件,呈现一组有较明显的受力表现,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家居物品的图片(如巧妙的空调机架承托、轻便的塑料板凳等),以及建筑、桥梁等巨大工程宏伟、壮观的结构画面,试让学生们利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观察并解释它们做成这种形状的好处

3、介绍条形建筑材料中,可以增大抗弯曲力的几种常见结构形状名称:角钢、槽钢、T型钢、 “工****形钢等,增加学生们的认识。

作 业:

课后继续对生活中一些物体的特别结构形状进行观察,并作简单的受力分析和解释

板书设计:

瓦楞纸板的结构 实验探究 生活应用

举例:

方法:结论: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