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生的婴儿,怎么知道他的听力是否正常?做听力筛查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是对于听力筛查,爸爸妈妈们还是不太明白,听力筛查真的很重要么?还是来听听专家的解答吧!

为什么?

A:良好的听力对于孩子感知外界信息,促进神经发育,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所谓的“聪明”,首先应该是耳聪目明。如果听力丧失,将会导致耳聋性哑巴,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即使听力轻度损伤,

也可导致咬字不清,表达能力较差和反应迟钝。因此,做好孩子听力障碍的防治,对于宝宝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发现得越早而且干预越早,儿童掌握好语言技能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有利于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发展。

因此,在婴儿6个月前发现听力异常并采取适当措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先天性耳聋发病率约为千分之四至千分之六,即绝大部分婴儿听力是正常的,父母一般不会想到听力检查,只有在较长时间内出现较明显的异常现象(如语言障碍或反应迟钝等)但又无法确认原因时,才会想到找医生检查,但这时可能已经延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传统的听力检查是采用不同强度的声刺激,观察婴儿是否有反应,但这种方法可靠性不高,尤其对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较难获得满意结果,因此,传统的听力检查方法无法对听力障碍进行早期诊断。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新的听力筛查技术较传统方法有了明显进步,不但能在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检查,而且漏诊可能性极小,检查速度较传统方法更快。因此,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不但是必要的,检查技术也更加成熟可靠了。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常用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耳声发射法,就是将很小的耳塞插入新生儿外耳道,然后播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卡嗒音。正常的听觉器官(耳蜗)能对这种声音产生回音,后者能被耳塞内的接收器捕获和记录,

经过仪器内的微电脑分析并作出判断。只要孩子安静,整个检查过程可在1-2分钟内完成。但有时会检测不到清晰的回音,尤其当新生儿刚出生时(如生后24小时内),或新生儿活动较多甚至哭吵时,需要在数天后复查,

或采用其他方法检查。另一种方法为自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基本方法是:将多个小电极置于孩子的头部和颈部,并通过耳塞播放经过特殊设计的卡嗒音,然后利用计算机记录耳蜗后听觉通路(脑干及邻近区域)的电位变化(对声音的反应),经过计算机分析后得出结论。以上两种方法均适合新生儿听力筛查,其中前者更为常用。

目前对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因素尚未完全认识,但发现与以下高危因素关系较密切:耳聋家族史,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梅毒等),颅面部畸形,早产或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克),多胎,母亲滥用药物和酒精,母亲糖尿病,染色体异常,以及一些与感觉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有关的综合征等。

有些新生儿在出生时并无听力丧失,但可由于各种后天因素而导致听力障碍,如脑膜炎,使用耳毒性药物,严重黄疸,严重窒息,以及其他严重疾病而长时间住新生儿监护病房,均为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

由此可见,孕妇加强个人卫生保健意识,使胎儿避免不良接触,加强妊娠期和围产期保健,做好胎儿和新生儿疾病防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但由于病因复杂,完全预防该病的发生尚不可能。因此,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并早期医疗干预,是小儿聋哑最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