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一长达五十页、内容涉及儿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的《指南》,充分显示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的良好初衷。可以肯定,《指南》对于引导社会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多样化个性、防止多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继续蔓延,有重要积极意义。

但是,对《指南》抱的期望应当掌握在一个合理的、相应的范围内,过高的期望或许会带来过多的失望。

首先,《指南》关于儿童发展诸多目标的设立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实施不当,则可能带来“尺子”的消极效应。实际上,《指南》“说明”对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给予了特别的强调,当中指出要按照幼儿“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里虽然提出了需要避免的这一重要问题,但真正实施起来,不经“尺子”衡量,如何知道是否“到达”了那些发展“阶梯”?笔者期望,千万不要出现拿那些“尺子”、“指标”去测量孩子们的局面,如果做不到,就让那些“尺子”、“指标”化作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心中有数的标准”,以免增加儿童乃至家长不必要的梦魇。

其次,《指南》尚不足以作为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根本。《指南》详列了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体系,但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尚缺乏强有力的保障,虽然配套《通知》要求抓好幼小衔接,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为《指南》的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条件,但只是 “严禁”是不能真正严禁的。许多相关事实表明,高考“唯文化课成绩”录取的指挥棒不改,关于规范教育行为的“严禁”或“倡导”,都可能是无力的或低效的。需要看到,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早已通过社会、家长、各级教育,渗入到幼儿园,从而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以及幼儿的行为,而这种效应是《指南》难以抗拒和消除的。

对违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越早说“不”越好,措施越得力越好。实际上,对违背方针的教育行为说 “不”的时间如今并不迟,而且过去也不止几次、几十次地说过,只是有些措施显然不够得力,不然有些问题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严重。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减负令”,从国家到地方不知颁布了多少次,但效果低微,甚至越减负担越重,这只能说明措施不够得力。

二十多年来,青少年体能连年下滑,近视率连年上升,到2011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竟分别达到40.89%、 67.33%、79.20%和84.72%。如果以高中毕业作为观测点,以每年约1000万高中毕业生计,大约相当于每年新增800万近视眼,平均每一分钟就有15名学生戴上眼镜!有什么事情会比这一关系众多人群健康和幸福以至国家未来的事情更大?可以说,让全国的教育机构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办教育,是当前国家面临的一项极其紧迫、极其重大的头等大事!如何出台配套的、得力的措施,来遏止住这一极端严峻的局势,不仅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国人应当高度关注并付诸积极行动的义务。

最后,在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同时,也要防止农村学前教育城市化的倾向,至少在出什么新政时,应谨防加重这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