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复读一本书,是怎么回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分析一下孩子反复读一本书的可能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可能原因1:没看懂

孩子反复阅读一本书或者一页书,有可能是对其中的一些人物、情节、关系没有看明白,又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满意的解答,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读,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无需过多干预,可用建设性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搞清楚孩子对什么不理解,和孩子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一阵,我儿子似乎对《布雷格的龙卷风》一书情有独钟,读了很多遍,后来我才发觉他是对引发整个故事的龙卷风有一种既困惑又恐惧的心理。于是,我通过绘画和身体动作帮他理解什么是龙卷风,正好《探索》频道中在播龙卷风的节目,通过视听等多种渠道,儿子了解到龙卷风原来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生活在北京是很难遇到的。于是,心中的困惑和不安消解了,他也就不再停留在这一本书上,开始读其他图画书了。

可能原因2:有需要得不到满足

有一本关于女巫和扫帚的书,在一段时间内,儿子简直是爱不释手,并拒绝任何的新书。

原来,他是想得到一把女巫那样的扫帚,可是,家里的扫帚无论如何也飞不上天,无所不能的妈妈恐怕也无法给他带回一把能飞的魔法扫帚做礼物,所以他只好在反复的阅读中想象自己也能坐着扫帚在天上飞。

孩子的泛灵论造就了他们可以上九天下五洋的浪漫气质,也造就了他们光怪陆离的生活内容。不让他们想象是不人道的,任由他们想象又是要付出代价的,于是我们用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的谈话来对付这种问题。

我请儿子说出魔法扫帚的好处,也说出魔法扫帚的坏处,比如下雨会被淋湿,屁股坐在棍子上会很痛,没有靠背可能不舒服,风太大可能会迷眼等等,于是我们又开始想象用一种更好的飞行器来替代魔法扫帚,他想到了哆啦a梦的竹蜻蜓、魔毯、混天凌、筋斗云、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等等。我们还专门跑到游乐园去坐了快速旋转的小飞象和缓慢旋转的摩天轮,感受了不同的飞行状态,又一起回忆了坐飞机时的感受。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当我们发现孩子痴迷于一本书,首先要相信,这是个好现象,至少孩子是因为在思考,所以才会痴迷,但是,我们要尽快搞明白孩子痴迷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谈话,解决孩子的问题,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自己从书中走出来,投入到更广泛的阅读中去。当然,我们还能从中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为他添置相关图书,让他能够有更多收获。

可能原因3:需要来自阅读之外的关爱

有的时候,孩子反复阅读图书,其实只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和关爱。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也许只有读书的时候孩子才能在互相依偎的姿势、亲切缓慢的讲述中体会到母亲的体温、父亲的呼吸。于是,阅读的内容变得无关紧要,而重要的则是倾听和感受。

当我们发现,孩子需要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阅读带给他们的来自父母的温暖时,我们既要感谢亲子阅读带给我们和孩子温存的机会,也要反思自己平时给予孩子的身体接触和关注是否太少。不要让亲子阅读成为我们和孩子亲密接触的唯一机会。

可能原因4:无法把书本和生活联系起来

有时候我们会形容一个人是书呆子,其原因在于这个人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无法学以致用,无法把从书中得到的经验、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这恰恰是小时候读书的习惯导致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帮助孩子把阅读的兴趣从书本中迁移出来,再转移回去。

◆ 走出书本,进一步发现阅读的乐趣。

家长可以试着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情节游戏、绘画讲述、自制图画书等手段,让孩子在书本之外发现阅读的乐趣。

例如,读了一本关于老鼠和青蛙的故事书后,孩子和家长分别扮演书中的角色,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不同态度;读了关于独角兽的书,设定一个独角兽跳过山涧的情境,和孩子一起在户外进行跨越的游戏,既锻炼了孩子的大肌肉控制能力,又能体验故事中独角兽的坚韧不拔;读了关于龙卷风的书,让孩子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龙卷风,让自己的恐惧和不安在绘画讲述中得到宣泄和满足;读了七色花的书,想象如果自己有七色花,会怎么使用,画出各种情景,做成一本属于自己的七色花图书……这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在图书之外找到阅读的乐趣,反过来,更能激发孩子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一本书的封底不是一次阅读的结束,却恰恰是一次成功(深度)阅读的开始。”让孩子热爱阅读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孩子发现阅读原来是如此有趣,而有趣不仅仅是抱着书本的过程,也是放开书本,任想象自由驰骋的过程。当孩子能把愉快的阅读和有趣的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就能学会走进书本,再走出书本。

◆走回书本,寻求答案,自发阅读

当孩子学会走回书本,知道书本可以给我们很多问题的答案的时候,自主自发的阅读习惯就开始形成了。

建议家长在孩子2岁以后,就在家中配备一套图文并茂、内容丰实的少儿百科全书。当孩子问到稀奇古怪的问题时,我们都可以带着孩子从书中寻找答案。

有一次儿子问我什么是细菌,什么是病毒,我想一定是老师在幼儿园提到了这些概念。于是我带着儿子从百科全书中查到了相应的词条,而词条上还有两个小卡通图案:紫色的细菌和黄色的病毒。从直观的画面中,孩子知道了这两个面目可憎的家伙就是让我们生病的罪魁祸首,还知道了勤洗手、剪指甲、按时刷牙就能把这些可恶的家伙赶走。接着,我又找来科普读物《血液和心脏》(南师大出版社),从中儿子了解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之后,儿子就有了一个口头语:不知道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书啊!

于是,在这样一个从图书到现实生活,又从现实生活回到图书的过程中,孩子和图书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他爱阅读却不会被书本困住。

可能原因5:孩子就是喜欢反复读

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在成长,他们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作为家长,我们只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充分的关爱、恰当的帮助、足够的时间就可以了。

大多数孩子喜欢反复阅读,正是成长的需要。孩子由于认知经验缺乏,阅读经验缺乏,很少能一次就读懂所有内容,而反复阅读自己大致了解的东西,可以减少孩子对于新异刺激的不确定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这时,反复阅读实在是孩子的需要,无须过分担心。

“妈妈,给我讲故事吧!”——又一次充满温馨和甜蜜的阅读开始了,我们可以一起思考一起感动一起书写孩子的童年,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反复,那也无非是把花酿成蜜,把蜜炼成浆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