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表达的方式是影响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个砝码。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周围人群和环境一起和谐地走向未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从小就学会理解他人情绪,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解读情绪的奇妙功用

情绪传递着语言之外的微妙信息,并非我们惯常所理解的,仅仅是一时的冲动,或者带有太多负面的色彩。实际上,即便是生气、悲伤和恐惧这些消极情绪,也有激发适应性行为,确保种族延续的作用,是人类适应能力的一种体现。

仰赖情绪,人类彼此互相影响,互相适应,因此,情绪是社会互动的核心。一个不能确切读懂他人情绪或者表达自身情绪的人,他就没法很好地适应他周围的环境。因此,只有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情绪、适当地调节情绪,他将来才能掌握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际交往本领。

需要了解的情绪因果关系

理解他人情绪的意义和起因,懂得以恰当的方式回应他人情绪的孩子社会能力往往比较出色。相反,那些无法有效地读懂他人情绪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傻”,甚至可能出现交往障碍,严重的可能存在发展缺陷。比如,智障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就常常难以理解别人的情绪感受。

从半岁开始,宝宝已经能够分辨各种表情,不过他并不能明确地区分这些表情所表达的真实情绪。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对情绪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强,并且开始理解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比如某人有某个表情,可能就是某人不高兴了,难过了,开心了等等。不过他可能难以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情绪,比如,当妈妈对他说“我很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你再这样我就要惩罚你了”的时候,他就会比较难以理解妈妈的这种行为,觉得妈妈的这种互相矛盾的情绪不可思议。

从宝宝半岁开始至学龄前这个阶段,妈妈需要帮助宝宝理解有关情绪的一些要素:

1.不管是谁,每个人都会有情绪。

2.情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不高兴了,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

3.情绪传递着一个人的某些感受。比如小弟弟哭了,他是以哭来告诉大家,他很难过。

4.情绪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高兴可以哭,难过也可以哭。

5.别人的情绪表达可能跟我不一样,丁丁生气会哭,豆豆生气会叫唤,妞妞生气会摔东西,我生气则会跺脚……所有这些都是在表达生气这个情绪。

6.我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自己或别人的感受。比如小弟弟难过了,我可以给他玩一会儿我的玩具,让他高兴起来。

需要把握的情绪表达规则

0-6岁是宝宝发展情绪调节能力的关键期。从婴儿开始,宝宝就懂得一些简单的调控自己情绪的特别方式。比如,婴儿知道通过吸吮拇指和奶嘴来自我安慰。大一点的孩子,在必须跟妈妈分离时,会尝试把小毯子或毛绒玩具等自己最自爱的“宠物”抱在怀中,帮助自己摆脱伤心和焦虑的情绪。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父母要提供机会帮助他学会根据情境,恰当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慢慢地,他就能学会遵循社会文化认可的“情绪表达规则”,通过恰当地调节情绪,达成自己的目标。在0-6岁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帮助宝宝把握以下的情绪表达规则:

1.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会影响到别人,所以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生小弟弟气的时候,不能打小弟弟,可以大声地说:“我生气了!”

2.懂得以合适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我害怕那个陌生人,那么我可以离他远一点,我还可以跑到妈妈身边寻求安慰。

3.懂得自我控制,不能有各种过激的行为。比如当我特别生气的时候,我不能把玻璃杯子砸到地上。

4.懂得遵循一些既定的社会规则。比如我高兴的时候,不能在地板上使劲地跳,这样会影响到楼下邻居。

提升情绪表达能力4策略

个性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宝宝表达情绪的能力也会有些偏差。不过宝宝的这种能力并非一成不变,只要讲究策略,他的情绪表达能力也能获得大幅提高。

1.表情模仿游戏

这种表情模仿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父母模仿婴儿。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可以抱着婴儿,面对面模仿他的面部表情,通过这种方式将婴儿的情绪感受反馈给他自己,鼓励他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当婴儿快乐地微笑时,父母也对着他微笑;当婴儿好奇地瞪大眼睛时,父母也要对着他瞪着好奇的眼睛逗他玩。

另一种是让宝宝模仿父母。父母在不同的情景下,要以不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给婴儿提供更多观察情绪表达的机会,让他学会通过情绪来对周围环境和人群施加影响。

2.多表述宝宝的各种情绪

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尽管他的情绪感受也很复杂很丰富,但是他常常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父母可以经常用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词汇或者语句来描述宝宝当时的感受,丰富他的情绪概念,帮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比如宝宝的玩具被小伙伴抢走了,妈妈就可以跟他说:“你现在很难过对吧!”当他的玩具被要回来,或者妈妈给予他安抚之后,妈妈就可以跟他说:“现在你觉得开心了吧。”此外,父母遇到一些合适的情景,也可以随时描述周围每个人的情绪,进行一些情绪对话,帮助宝宝学会理解情绪并表达情绪。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