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

一、在有趣味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幼儿探索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在幼儿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很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探索活动中要经常给幼儿“你试试看”,“你能行”,“大胆想一想”等鼓励语言,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如在科学探索“彩蛋在哪里”活动中,从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导入,小兔要和朋友玩找彩蛋游戏,它把彩蛋都藏在哪里了?引导幼儿讲述彩蛋分别在篮子里、在篮子外、在报纸下、在橱柜的搁板上等。小兔的大布袋里还有很多彩蛋,想请我们帮它一起藏,出示一只大布袋,里面藏着颜色、大小不同的彩蛋,幼儿每人摸出一个彩蛋。看一看摸出来的彩蛋是什么颜色的,和旁边的同伴比一比谁的彩蛋大。请一半幼儿去藏彩蛋,另一半幼儿蒙上眼睛等候。该轮游戏结束后,幼儿互换藏彩蛋和找彩蛋的角色。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

二、鼓励幼儿在讨论和交流中探索

“语言是思维的拐杖”,离开语言的思维是虚晃无力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能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使幼儿理清思路,更清晰的了解某些事。在探索过程中,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争论有时是一种催化剂,要及时的捕捉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的进行猜想和解释,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验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石头和石头碰撞可以撞出火花,争论一下也许就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如在“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活动中,幼儿发现了各种让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方法,但是有一种方法幼儿运用的材料是相同的,实验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那就是把鸡蛋放在瓶子里,再在鸡蛋外面包上海绵,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呢?于是我就组织幼儿探讨交流,再次探索,他们发现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多了鸡蛋掉下来就不破。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少了,那鸡蛋落下来就会破。在一次次的争论中孩子们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探索和发现,“倾听”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为我们及时调整教育行为提供依据,也为更好的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提供了保证。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