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鉴于游记散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材料颇多等特点,应该设置一个让学生在感知课文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理解文本的关键在于品读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有效的品读上,让学生读中有悟,读中有感,读中生情“形散神聚”是课文组材上的一个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认识不难,理解却不易,需要老师的明晰指导

三、描写是游记散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课文中有不少文字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维也纳森林给人带来的美感与快意, “移步换景”是游记的常用写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借助本文的具体内容体会这种写法同样的景物,观察点位置变化,或是游览参观路线的变动,呈现给人的印象也随之不同,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技巧,感受在不同的时间,维也纳森林所带来的神奇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仿写予以巩固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课件展示维也纳森林的风光,聆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名曲使学生直观感受维也纳森林的清新与壮美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学生进入高年级,预习应该成为一种必有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预习,来了解学生的学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前提下,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效果重点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基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交流预习中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三)、课文理解

1.请学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以维也纳森林为核心,讲述了作者在维也纳亲眼看到的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人情景

2.组织研读

(1)提出问题:如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等

(2)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 ,并加以体会

(3)围绕问题,学生仔细品读,寻求对问题的理解

3.以作者的感受为线,圈划、朗读、讨论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对于学生从不同方面体会到的维也纳森林的特点,教学中,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如覆盖面广、赏心悦目、绿、美丽、景色宜人等

在充分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之后,更主要的是要学生体会,森林给人的感受是什么?因为这些关键画面、典型场面所构成的景象往往能触动人的情感和灵魂这是我们阅读文本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4.在读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 让学生明白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是人们对大自然珍爱的结果维也纳人珍惜土地、立法保护森林、爱惜草地,与动物相处亲密,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维也纳的故事充分证明了,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依赖着大自然

5.维也纳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珍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看到了这一幕幕美景,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可联系生活的情景,谈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圈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在反复吟诵中,背诵积累体会

7.在教学将结束时,教师可以以这样的语言来结束本次课的教学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样可以拥有像维也纳一样美好的生存空间!

(四)、在语言训练方面,要注意体会文中问句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多少树木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

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

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五)、作业

(1)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或者句群大声朗读,争取能背诵

(2)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话写出来

(3)阅读冯骥才相关作品或了解中国环境问题,并提出建议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参考资料】

关于冯骥才的资料可参阅五年级下册教师第二课《捅马蜂窝》中相关内容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