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厌学显现在学校教育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这种心理对于每个孩子来讲不是先天具有的现象。孩子们刚来到世界以后,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心理学家表示,探知未来世界是孩子们的天性,“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是对孩子的很好的诠释。

要知道孩子在一入园开始上小学都不会有厌学的心理,只是到了中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的厌学问题才逐渐增多。而且即使是厌学的孩子,他们也并非对学校的一切生活都会厌倦和厌恶,有的厌学孩子是对课外活动或是一些校外活动或技术性课程和工艺性课程很感兴趣。

厌学的孩子他们在文化课的课堂里,往往会将注意力分散,频频出现离位行为,有时可能是对社会上的某些事物非常的感兴趣,使孩子的注意力部能集中于学习中。厌学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如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水平很低,他们缺乏自信等。经过调查厌学心理是逐步形成的,一般要经过以下这四个阶段:

(一)焦虑阶段

焦虑阶段主要就是指青少年由于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而产生了一些冷淡和焦虑意识。这里预定目标不仅仅体现在学习的终极目标,比如考试的成绩上,同时还会体现在学生在校的一些学习生活中,比如自我成就的心理希望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些尊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还有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优秀等。当这些目标没有能够实现时,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意识,就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情绪。但这时学生对学习仍有信心。

而且适度的焦虑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压力,长时间的这样下去适度的压力又会转化为还会使孩子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有一定好处的,能促使孩子努力去改变这种状态,从而还能获得学习上的不断进步。但是焦虑程度过重,或不断地、频繁地产生焦虑,这样就会使孩子的学习心理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怀疑阶段。

(二)怀疑阶段

学生对学习的怀疑阶段一般就是指孩子由于在学习上多次的失败,对自己或是老师设定的一些学习目标常常不能实现,所以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不过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学习还会继续坚持不会完全丧失信心。

怀疑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指孩子在学习上遭遇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后,同时他的而每一次失败和挫折都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一方面青少年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问题,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产生一些如不满、冷淡和敌视等不良心理。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的学习成绩突出还会有自信心学习,相反如果没有的话就会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恐怖的心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