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注幼儿回答及时进行追问

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往往一个问题的回答,缺乏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有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这时,就需教师的“追问”,启发、引导他们的思维,帮他们突破,推动他们创新。在小班的“我的动物朋友”活动中,我便对一些问题做了适时的追问:

师:这只小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幼1:小狗。

幼2:叫小狗。

师:这只小狗身上有一点一点的斑点,它会叫什么呢?

幼3:斑点狗

当孩子没有说出斑点狗这个名称,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而是及时利用斑点狗的外型特征“斑点”进行暗示性追问追问,聪明的孩子马上从我的暗示中找到了答案。

3.及时改变提问方式

孩子的思维是跳跃式的,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不是机器人,他们不会按着老师预设的问题一步一步去回答。所以,当孩子的回答偏离了老师的预设时,应及时的改变提问方式来作调整。如在“我的动物朋友”活动一开始,我打开了一扇门(出示奶牛的尾巴),问幼儿:门里面是什么?孩子们误解了以为要猜动物的名字,一个个喊起来:“是奶牛”。我立刻改变提问方式:“在这扇门里,你看到了什么?”听了这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立刻就到了点子上。

老师对幼儿的回应关注地细致、到位,教学环节会一环接一环,层层递进,教师的主导,幼儿的主体就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它不仅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更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三、关注幼儿生成问题的有效性

孩子在积累和提升已有生活经验时,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去思考,进而形成新的思维的碰撞,生成出很多新的问题来。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他们也会在课堂中也会碰出生成的火花。只要老师关注孩子们对待问题上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深切体验到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动是无时不有的,是无所不在的。而且,这些生成的问题往往是我们老师始料未及的。是该顺应他,继续追问,还是一笔带过,需要老师迅速地思考问题的价值。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