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多见于儿童及少年,男多于女。颅咽管瘤位于鞍区,其生长对毗邻的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造成压迫,引起这些结构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精神淡漠、视力和视野障碍、水和电解质紊乱(多饮多尿)、食欲差、体质孱弱、皮肤干白少汗、身材矮小、肥胖、儿童第二性征发育迟缓。一旦确诊,均应尽早手术,力争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可使患儿得到长期生存。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为10.09岁,其中伴有间歇性头痛者11例,均为晚期肿块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或/和磁共振明确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证实。

1.2 典型病例

本组15例患儿术后均有伤口疼痛、尿崩症,引起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有一例患儿术后体温不升,有二例患儿发生轻度癫痫,无一例发生术后昏迷及术后血肿形成,无一例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和脑膜炎。

2、观察与护理

2.1 专科护理

2.1.1 患儿均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毕由手术室送回病房,搬动过程中动作要轻、稳,由专业护士稳定病人头部,防止头颈过度扭屈或震动,按全麻术后护理,持续吸氧,麻醉清醒前后行心电生命体征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计格拉斯哥评分。神志清醒后取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30度,并做好详细的病情记录。

2.1.2 术后6例患儿行脑室引流,9例患儿行术区创面引流和脑室引流,按术区引流和脑室引流常规护理。48小时拔除术区引流管,脑室引流管3-5天左右拔除,伤口7-8天拆线。

2.1.3 术后均有留置导尿,按留置导尿常规护理,严密观察尿量、尿色、尿比重,并记录24小时尿量。导尿管一般为2-3天于术后患儿清醒经夹管后有尿意即可尽早拔除,鼓励患儿自行排尿,以减少感染机会。

2.1.4 术后患者均有尿崩症,故拔除尿管后仍应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15例患儿中尿量最高达8000ml/日,遵医嘱给予弥凝口服片剂或弥凝注射剂行皮下注射,每天的尿量控制在1500-2500ml/日,9例2周内尿量恢复正常,6例3-4周恢复正常。

2.1.5 每天根据医嘱早晚二次查血电解质,根据检查血中血钠、血钾情况和尿量调整输液的种类和输液数量。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血钠过高或过低时,以免诱发患儿癫痫和昏迷。术后常规用鲁米那钠0.1肌注或口服鲁米那预防癫痫。该组患儿中有二例发生轻度癫痫,经用鲁米那钠0.1、q8h肌注后好转。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