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期的幼儿来说,健康是第一重要的。进入21世纪,健康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宝贵资源。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和发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数量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所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应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题。下面就怎样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里做孩子的母亲,游戏中做孩子的伙伴,精神上做孩子的朋友,困难前做孩子的导师。一切为孩子着想,公正对待孩子,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首先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和慈母,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要让幼儿感到家庭的和睦,伙伴的友好,慈母的疼爱。教师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偏爱,无论对聪明的还是愚笨的孩子,俊美的还是丑陋的孩子,家庭富裕还是贫穷的孩子,顽皮的还是乖巧的孩子,都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无私的爱接纳他们。教师应让每个幼儿都感到老师公平的爱。记得有一次,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金龙小朋友能对照着小卡片搭直升飞机,照相机等物,立体感很强。教师主动过去要求他教给老师,他很惊奇,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在说:“你是老师,怎么不会呢?”明白了他的心理,教师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不会就要向别人学。”听了老师的话,他点了点头,很快他教老师学搭直升飞机,不仅这样,还乐意教别的小朋友。事后,他充满自信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老师搭的直升飞机,还是我教给她的呢?”这件事,让幼儿感受到了老师的平等对待,开启了他们心灵的钥匙,为师幼主动的沟通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其次,又是幼儿的严师,作为教师的角色,我注重的是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正在于此:儿童在一个好的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表扬可极大的满足幼儿的精神需要,带来喜悦心情与和睦的关系。记得有一次音乐创编课上,我请小朋友创编歌曲时,看见飞跃小朋友乱蹦乱跳,我很生气的斥责她,她立刻趴在桌子上,垂头丧气了。我马上意识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于是,为了补偿我的过错,日常生活中我特别留意她,当她创编出一个很简单的动作时,我马上鼓励她并且请她到台上

来当小老师教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她能创编出六个动作,并且很合节拍。面对小朋友,我表扬了她。从此,她表现突出,思维非常活跃。可见鼓励和表扬是培养幼儿最好的催化剂。

日常活动中,我采用微笑、点头、拍肩或掌声鼓励并给予肯定,让幼儿感到老师多了一份亲密,少了一份严厉,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全地发展。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四条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内外及周边自然、社区等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例如:在室内,可设便于幼儿随时阅读的书架,便于幼儿自由取放的开放式玩具柜。在室内、走廊等地方,可设语言区、智慧区、自然区、创造区等多种活动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设置不同的活动内容,根据教育内容需要,设置的区域不断变更,让幼儿按个人兴趣自由选择。我园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在课程中设置了管理自然角的活动,让每个幼儿自己种植并管理一盆植物,或在种植园地每人种植一棵或两棵植物,让他们学习种植管理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快乐;另外,还引导幼儿因地制宜的饲养小动物,当他们看到自己喂养的小动物长大时、自己喂养的小鸟引来一群唧唧喳喳的朋友时,那股高兴劲儿真是无法形容。这些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使他们沉浸于快乐和幸福中,这种良好的、轻松的、和谐的心境给他们的生活、学习、探索、创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利用大自然这一独特的环境资源,让他们放开自己的双手、双眼,自由的观察与探索,自由的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春天到了各个年龄班的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寻找春天的秘密。大班的孩子们手拿纸和笔找着、说着,发现树枝发芽了、迎春花开了、蜜蜂蝴蝶飞来了------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着美,同时在个别孩子抱着小树跳、摇的时候,产生了保护小树、保护幼芽的活动;冬天树木光秃秃的,“小树是不是冻死了呢?”研究冬天的小树并保护小树过冬的愿望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萌

发,于是“我为小树穿冬衣”活动展开了,稻草、绳子、石灰水,孩子们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为幼儿园附近的树木“穿”上了厚厚的冬衣。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健康教育活动

陈鹤琴说:“从心理方面说,小孩子是好动的,好模仿的。”“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增加本来就负担繁重的幼儿教师的负担,而且让幼儿教师在无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担任此项工作其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使之成为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和活动是幼儿学习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所以通过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游戏活动的开展及一日生活常规管理,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内容渗透其中,挖掘各个活动的心理培养目标,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语言活动“怕羞的小黄莺”。小黄莺胆小害羞,在别人面前不敢大声唱歌,现实中许多孩子也存在着同样的心理问题。利用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设计系列活动,让故事中的小黄莺由胆小害羞变得活泼大方的事例,感染幼儿,并通过表演活动及有针对性的谈话活动,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害羞心理,形成大大方方,勇于表达的良好性格。

游戏除了本身的教育作用外,还能发挥增效作用,也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四、尊重幼儿个性,促进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每位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作为个性心理特征和性格,在每个幼儿身上的表征都不一样。幼教工作者几乎都碰到过下列几种情形的幼儿:调皮好动的、喜欢打架惹事的、活泼开朗的、胆小怕事的、能说会道的、沉默寡言的、喜欢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讨价还价的等等。对任何一种表征的幼儿,我们都不能忽视。而是应该根据每位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

别辅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地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地发展。记得我班有位幼儿叫玲玲,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胆子特别小。每次小朋友荡秋千时,她总是躲的远远的。在一次小朋友玩大型运动器械时,我走过去问:“你觉得荡秋千好玩吗?”我拉着她的小手靠近秋千,她越看越高兴,我拍拍她说:“你也去和他们一起去玩好吗?”玲玲吓得躲在我身后。我蹲下来鼓励她说:“这样吧,我抱你,你做在老师腿上,我们一起荡好吗?”玲玲勉强同意了。在老师的怀里,玲玲有了安全感,和我一起荡了起来,慢慢地,紧抱着我的小手放松了,眼睛有了笑容。我问玲玲:“好玩吗?”她说:“好玩!”“那你还害怕吗?”她说“不害怕了。”我竖起大拇指:“你真勇敢!这回你自己玩好吗?我在旁边保护你?”玲玲终于能自己荡秋千了。孩子的胆量生来不是一样的,只要教师把这看成是孩子性格的特点,而不要简单的看成缺点并施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肯定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对于一些有心理缺陷、心理障碍,行为怪异的问题幼儿,更要进行跟踪研究,制定系列方案,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矫正性辅导,帮助他们克服个性倾向,恢复其健康的心理。赏识教育家周弘老师曾说过: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万物各成其美,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是如此。生命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优劣是后人对生命的涂鸦。例如:秋月是个文静的乖孩子,不幸父母双亡后性格上受到很大刺激,更孤独抑郁了,老师不但在园内加倍关心她,引导她参加集体活动,还和她外婆一起组织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做客的活动,引导更多的小朋友和她做朋友,培养交往的技能,体验交友的快乐,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秋月性格活泼开朗起来了。是的,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会期盼鼓励的目光与真爱友情,每个孩子都会需要阳光般的赞美与灿烂的微笑,

尽管,他们每个都是那么的个性迥异、与众不同。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吧!让你的教师生活更多一份温暖和骄傲。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理念上产生一种共识:在未来社会里,不仅仅需要与众不同的智力水平、一技之长,更需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七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不是一个游戏、一个活动、一个故事就能解决的。要把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做的更好,这就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把工作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之以恒,把我们的孩子逐步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新世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