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

王韶字子相,自称是太原晋阳人,世世代代住在京兆。

祖父王谐,任原州刺史。

父亲王谅,很早去世。

王韶小时即很方正文雅,颇好奇节,认识他的人,都感到很惊异。

在北周,累次因有军功而被提升,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后转任军正。

周武帝攻占晋州后,想班师回朝,王韶进谏说:“北齐失掉纲纪,到如今已有几代了。

老天爷奖励周王室,一战而扼其咽喉。

加上他齐国国主昏庸于上,百姓惧怕于下,取乱侮亡,正在今天。

您正想放了他们而回去,以臣下我的糊涂想法,这很难理解,请陛下灭掉齐国。”武帝十分高兴,赐他缣采一百匹。

平定北齐后,他因有功升任开府,封为晋阳县公爵,食邑五百户。

又赐他奴婢马匹数以万计。

任内史中大夫。

周宣帝即位,拜授他为丰州刺史,改封为昌乐县公爵。

隋高祖受禅后,他晋爵为项城郡公爵,食邑二千户。

转任灵州刺史,升任大将军。

晋王杨广镇守并州时,授他行台右仆射,赐缣采五百匹。

王韶生性刚烈正直,晋王很怕他,每每有事都找他咨询,不至于违反法度。

王韶曾奉命出使视察长城,此后晋王就挖池塘,起假山。

王韶回来后,把晋王逼在屋里,予以进谏,晋王道歉,这才作罢。

高祖听到此事,叹赏不已,赐他黄金百两和后宫的四个美女。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王韶以本官身份,兼任元帅府司马,率部取道河阳,与大军会合。

到了寿阳,他与高赹处理军机要务,一无凝滞。

攻克金陵后,王韶就镇守那里。

晋王杨广班师回朝,留下王韶在石头城镇守,把后事委托给他。

一年多后,王韶调回京师,高祖对公卿们说:“晋王以幼稚无知,出镇藩国,如今能平定吴越,安抚江湖,这都是子相的功劳啊!”于是,王韶升任柱国,赐奴婢三百口,绵绢五千段。

开皇十一年(591),皇上巡幸并州,因他称职,特别加以慰劳勉励。

此后,皇上对王韶说:“从我到此,你胡须鬓发就渐渐白了,该不是忧劳所致吧?国家柱石的希望,就只在你身上了,努力吧!”王韶辞谢说:“我近来衰老了,很不知道怎么作官。”高祖说:“这是什么意思?不解,只是不用心罢了。”王韶回答说:“我往日在昏庸王朝的末世,尚且用心,何况幸逢圣明的王朝,怎敢不尽心竭力?只是神化十分精微,不是我这样蠢的人所能赶上的。

加上我如今六十六岁了,太阳已经到了桑榆之间,与往日相比,忘事又很多。

我怎敢自我宽慰?只怕衰老了,有损朝廷的纲纪罢了。”皇上慰劳他,打发他出去。

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后,王韶仍然当长史。

过了一年多,他乘驿车回到京师,因劳累过度而去世,时年六十八岁。

高祖很伤心,很叹惜他,对秦王的使者说:“告诉你们王爷说:我先前让子相慢慢地回来,为什么让他乘驿车急急赶来?杀我子相的,难道不是你吗?”说话时感情很凄怆。

皇上又让有关部门为他修府第,他说:“死了的人,要府第干什么?只是用来表达我的深情罢了。”又说:“子相受我重托,十多年了,始终不渝。

他的官爵还不高,就舍弃我而先死了吗?”说着流下泪来。

因命把子相密封的奏章有几十张纸,传给群臣看。

皇上说:“他直言匡正,使我受益很多。

我常常披览,末曾放手。”炀帝即位后,追赠他为司徒、尚书令、灵州豳州等十州刺史、魏国公。

他儿子王士隆继承爵禄。

王士隆略略知道一点书本和计算,特别熟习弓马,慷慨有其父遗风。

大业年中(605~616),颇被亲近看重,官至备身将军,改封其爵为耿公。

多次让他讨伐山贼,往往有功。

越王杨侗称帝后,王士隆率几千兵马从江淮赶到洛阳。

碰上王世充称帝,王世充很礼遇、重视他,署他为尚书右仆射。

王士隆忧愤,疽疮大发于背,去世。

元岩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

父亲元祯,西魏敷州刺史。

元岩好读书,但不研究章句,刚正有器度,以名节自许。

小时与渤海人高赹、太原人王韶等为同志,很友善。

仕北周,开始当宣威将军、武贲给事。

大冢宰宇文护见了,很器重他,让他当中外记室。

累次升迁到当内史中大夫,昌国县伯爵。

周宣帝继位后,为政昏庸暴虐。

京兆郡丞乐运于是运来棺木,决心一死,到朝廷上,陈述宣帝的八大过失,言辞很恳切。

宣帝大怒,将杀他。

朝中大臣都很害怕,没有谁救他。

元岩对人们说:“臧洪同日,尚可俱死,何况还是比干呢?如乐运不免于祸,我将与他一起去死。”于是到朝廷上请求召见,对宣帝说:“乐运知道他上书必死,他之所以不顾身家性命,就是想得到流传后世的好名声。

陛下如杀了他,是成全了他的芳名,落入他设的圈套。

不如慰劳他而打发他去,以扩大皇上的气量。”乐运因此得免于一死。

后来宣帝将杀乌丸轨,元岩不肯在诏书上署名。

御正颜之仪切谏宣帝,宣帝不听。

元岩跟着进去,脱下头巾,给宣帝叩头,三拜三进。

宣帝说:“你想和乌丸轨结党吗?”元岩说:“我不想与乌丸轨结党,只担心您滥杀无辜,绝了天下人望。”宣帝发怒,让宦官打他的嘴巴,于是把他废黜在家里。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提拔元岩当开府,民部中大夫。

高祖受禅后,授他兵部尚书,晋爵为平昌郡公,食邑二千户。

元岩生性持重,明达世务,每次有上奏或议论,他都侃然正色,在朝廷上争论,当面驳斥皇上,从不回避。

皇上和公卿们,都敬畏他。

当时高祖刚刚即位,每念北周诸侯微弱,以致亡国,因此分封诸子为王,让他们的权力与皇室不相上下,以此为磐石之固。

皇上让晋王杨广镇守并州,蜀王杨秀镇守益州。

二王都年小幼稚,皇上于是大力选拔那些品德好、有威望的人当他们的僚佐。

当时元岩和王韶都以正直出名,人们认为他们二人的才能都可与高赹相比,因此拜授元岩为益州总管长史,王韶为河北道行台右仆射。

高祖对元岩说:“你是宰相之大才,如今委屈你,让你辅佐我的儿子,就如曹参辅佐齐王的意思。”元岩到任后,法令严明,吏民称赞。

蜀王杨秀生性奢侈,曾想把獠人阉割成宦官,又想活活地开剖犯了死罪的囚犯,取活人胆作药,元岩都不照办,上门切谏,蜀王就道歉作罢。

蜀王怕元岩,因此常常遵循法度。

蜀中的诉讼,只要是元岩裁定的,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其有得罪的人,他们互相说:“是平昌公给我们定的罪,我们有什么怨恨的呢?”皇上很赞赏他,赏赐很多。

开皇十三年(593),在官任去世。

皇上痛惜哀叹很久。

益州的父老乡亲们,没有不伤心落泪的,到现在还在思念他。

元岩去世后,蜀王竟然行其恶志,渐渐到非法,造浑天仪、司南车、记里鼓,凡是穿着的服饰,都与天子一样。

他又与王妃一起出去打猎,用弹丸来弹人。

又多捕獠人,以作宦官。

其僚佐无人能够劝阻。

杨秀得罪被废后,皇上说:“元岩如果还在,我的儿子怎么会有这天!”其子元弘继承爵禄。

元弘历任给事郎、司朝谒者、北平通守。

刘行本

刘行本,沛人。

父亲刘瑰,仕梁朝,历任职务都很清显。

刘行本开始当武陵国的常侍。

碰上萧修以梁州投降北周,行本于是与叔父刘潘一起归顺北周,寓居于京兆府的新丰。

他常以读书为事,忘记疲劳,虽然缺衣少食,仍安然自若。

他生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

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

周武帝亲理万机后,行本转任御正中士,另兼职负责作起居注。

累次升迁,到当掌朝下大夫。

北周的规矩是,天子临朝,掌朝官员负责把笔墨纸砚拿到天子的宝座跟前,然后由承御大夫拿着给皇上。

到刘行本任掌朝官员时,将要把笔砚等拿给皇帝,承御大夫又要去拿,行本高声对承御大夫说:“你不能拿笔!”皇上惊问何故,行本对皇帝说:“我听说,设立官职,各有所司。

我既不能佩戴承御大夫的刀,承御大夫怎能拿我的笔?”皇上说:“说得对。”因此下令两个部门各负其责。

宣帝继位后,大多失德。

行本切谏,忤逆圣旨,出京任河内太守。

隋高祖任北周丞相后,尉迟迥作乱,攻打怀州。

刘行本率领官吏百姓抵抗叛军。

授为仪同,赐为文安县子爵。

高祖即位后,调他回京当谏议大夫,代理治书侍御史。

不久,升任黄门侍郎。

高祖曾对一郎官发怒,在宫殿前鞭笞他。

刘行本上前说:“这个人一向清廉,过错又小,望陛下稍稍宽宥他一下。”皇上连头都不回一下。

行本于是到高祖面前,说:“陛下不因我不才,把我放在您身边。

我的话如是对的,陛下怎能不听?我的话如是错的,那应当按理处置我,以明国法。

怎能轻视我,连头都不回一下呢?我所说的不是私事。”因此把官笏放在地上而退下。

皇上为之动容,向他道歉,于是原谅了所打的那个郎官。

当时天下统一,四夷归顺。

刘行本因党项羌族靠近大隋疆城,但却最后归顺,因此上表弹劾其使者说:“我听说,南蛮遵从校尉的统辖,西域仰承都护的威严。

近见西羌鼠窃狗盗,无父无子,无君无臣,在所有的异类殊俗中,西羌是最差劲的。

他们不领悟朝廷笼络他们的恩惠,又岂知大隋涵养他们的恩情?他们狼戾为心,独违正朔,拖到最后才来朝见。

他们的使者最近到了,请将他交给司法部门处理。”皇上惊奇他的为国之志。

雍州别驾元肇对皇上说:“有一个州官,接受别人饣贵赠的三百文钱,按法律应打一百棍子。

但我从刚到雍州时,就与他们约好不贪污。

这个官吏故意违反,请加他一年徒刑。”刘行本反驳他说:“法律又推行了,又下了诏书,这就是给人民的约束。

如今元肇胆敢看重自己的教命,而轻视法律;想表明自己的话一定要执行,忘记了朝廷的大信誉,损害法律,自取威严,这不是人臣应守之礼法。”皇上嘉奖他,赐他绢一百匹。

刘行本在职几年,拜授太子左庶子,仍旧兼任治书。

皇太子在他面前,虚心受教,很敬畏他。

当时唐令则也任左庶子,太子亲昵他,常让他教内人唱歌跳舞。

刘行本责备他说:“庶子,应当用正道匡扶太子,为什么会有嬖昵于房帷之间的事呢?”唐令则很惭愧,但不能改正。

当时沛国人刘臻、平原人明克让、魏郡人陆爽都因文学而被太子亲近。

刘行本恨他们不能调教、匡护太子,常对这三个人说:“你们只知道读书罢了。”当时,左卫率长史夏侯福被太子亲近,曾在阁内与太子开玩笑,夏侯福大笑,声音传到了外头。

刘行本当时正在阁房之外,听到笑声,待他出来,数落他说:“殿下宽容,才赐给你颜色。

你是什么东西,敢怠慢殿下?”因此,把他交给执法者处理。

过了几天,太子为夏侯福求情,行本才放了他。

太子曾得一良马,让夏侯福骑而观之。

太子很高兴,又想让行本去骑。

行本不听,正色进言道:“皇上之所以把我放在左庶子的位置上,是想让我用正道辅佐殿下,不是要我作殿下的弄臣。”太子惭愧而作罢。

行本又以本官身份兼任大兴县令,权贵们怕他的方正刚直,没谁敢到他门下来。

因此托情开后门的路给堵死了,法令清简,官吏百姓都感怀于他。

不久,行本在官任上去世,皇上很伤心,很惋惜他。

梁毗

梁毗字景和,安定乌氏人。

祖父梁越,西魏泾州、豫州、洛州三州刺史,合阝阳县公。

父亲梁茂,北周沧、兖二州刺史。

梁毗性格刚直,颇有学问。

北周武帝时,举明经,累次升迁,到当布宪下大夫。

平定北齐时,以梁毗为行军总管长史。

攻克并州,梁毗有功劳。

拜授别驾,加授仪同三司。

宣政中(578),封为易阳县子爵,食邑四百户。

升为武藏大夫。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梁毗晋爵位为侯爵。

开皇初年,朝廷设置御史官,因梁毗正直,拜授他为治书侍御史,他有称职之名。

继而转任大兴县令,调任雍州赞治。

梁毗既从司法部门出来,又治理京邑,他直道而行,无所回避,因此颇失权贵们的欢心,因此把他调出去当西宁州刺史,改封为邯郸县侯爵。

他在西宁州十一年。

此前,蛮夷的酋长都戴金冠,以金多者为豪隽,因此互相抢夺金子,常常诉之于干戈,边境没有安宁的年份。

梁毗很担心。

后因诸酋长跟着把金子送给梁毗,梁毗于是把金子放在座位旁边,对金子痛哭道:“这个东西,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

你们因为它而互相消灭,死人不可胜数。

如今把这东西拿来,是想杀我吗?”梁毗一点金子都不要,全部还给他们。

于是蛮夷酋长感悟,不再互相攻击夺金子。

高祖知道了,认为他这么做很好,调他入京当散骑常侍、大理卿。

他司法公允,当时人都称赞他。

一年多后,升任上开府。

梁毗见左仆射杨素显贵得宠擅权,文武百官都怕他,担心他成为国家的大害,因此秘密上奏章说:“我听说,臣下是不能作威作福的。

臣下作威作福,为害就危及家族,行凶就危及国家。

我看左仆射、越国公杨素,得到的宠幸和待遇越来越重,权势越来越大,连朝中大臣,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忤逆他的,他就大夏天下严霜,顺从他的,他就大冬天下春雨。

荣辱都由他嘴巴决定,废兴都等着他来指挥。

他所亲近的,都不是忠党;所提拔的,全是他的亲戚,他的子弟布满了很多州县。

如果天下无事,他尚会暂停阴谋;如果天下稍稍有点什么,他肯定会成为第一个反贼。

那些奸臣弄权擅命,都是逐渐来的。

王莽靠的是多年在朝中的积累,桓玄是在太平之世打的基础,但最后却灭了汉朝,倾覆了晋代。

季孙氏专权于鲁国,田氏篡权于齐国,都记在典籍上,不是我瞎说。

陛下如把杨素当作阿衡,我担心他的心未必像伊尹。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