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同时能让学生对比这几种方法的简单与复杂,为以后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做好准备。

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一:现在有多少盒?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同桌交流。之后请学生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种。例如:

师:“现在有多少盒?”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引导学生说)

生:箱子里的9盒和箱子外面的4盒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盒?

师:要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盒?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加法。

师:怎么列式?

生:9+4=13(板书:9+4)

……

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我适当给学生以赞赏和鼓励,并着重说明“凑十”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小朋友提出的另一个问题“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再让学生从图中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数据:踢毽子的9人,跳远的6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巩固学生的“凑十法”。通过这一节课,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因此本节课握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握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怎样才能掌握得更好、更牢的角度出发,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在体验“凑十”过程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