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至今的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编认为可以说是古代心理学的一个经典范例。国外也有心理学家印证了这句话,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那么,怎么做才能不至于给孩子很大的压力,避免揠苗助长,还能把握这一关键时期呢?

一、高质量的陪伴

《穷爸爸 富爸爸》有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这种照顾,应该提高到一个层面,如何高质量地照顾或陪伴。这要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夫妻关系和谐幸福。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说到陪伴,可以分为显性陪伴和隐性陪伴,大部分父母的显性陪伴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却忽略了隐性陪伴这个层面。“隐性失陪”特指虽然家长(微博)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造成的精神上的失陪。“隐性失陪”具体表现为亲情淡漠、缺乏信任、难以沟通等方面。

成功的隐性陪伴,更多的是强调跟孩子精神层面的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做出正确的回应,在孩子有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要求助的人是自己的父母而非他人。

隐性的心灵陪伴、亲密的情感交流对树立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非常重要。很多育儿专家及心理学家认为,父母通过心灵陪伴传递给孩子的爱和信任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二、别让“妈妈的咒语”成为孩子一生的羁绊

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妈妈的咒语”,指的是母亲早期对孩子的评价或期望始终左右着孩子的一生,最终真的验证了母亲“事与愿违的预言”。

孩子从脱离母体开始,就对母亲有莫名的信赖和依赖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妈妈,频频对孩子施咒,这种咒语比巫婆更可怕。“你怎么这么胆小”“你怎么老是粗心大意的”,甚至一些自认为积极的方面,比如“某某是个很文静的孩子”,这些“咒语”在孩子身上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一种自我认识,我胆小、我粗心大意、我是个文静的孩子。这种被施咒的自我认识会伴随孩子一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