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适应新学校的表现:

闷闷不乐

人际交往习惯改变、成绩下降

对于已经升入名校、但无法适应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异样,并作出调整。徐博士说,当孩子出现这些信号时,家长要注意了:

1.总是闷闷不乐,做作业时烦躁不安。

2.原来能和同学良好交往的,现在却越来越不喜欢和人交流。

3.考试成绩直线下降。

4.茶饭不思,失眠。

5.手臂等处出现伤痕。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就要及时和孩子交流,听听他的想法,并注意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

孩子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且明显影响他日常学习和生活,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自我不能调节过来的,家长就要带孩子去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了。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心理弹性水平。比如教他如何乐观地看待问题,如何客观认识自己,碰到问题时如何及时有效地寻求外界帮助,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经验水平、情绪管理能力等等。”徐主任说。

通过心理辅导,如果孩子的表现能及时回升,那么还是可以继续留在原来的学习环境中,如果孩子的心理弹性水平还是不能很好提高,那么家长最好参考心理医生的建议,看看要不要给孩子转学,给孩子换一个更适合的环境。

从小训练心理弹性 让孩子更加乐观自信

徐方忠博士带领的心理团队正在研究“心理弹性”课题。徐博士认为,心理弹性属于个人的心理特质,可以训练。心理弹性主要由八个方面构成,分别是:积极认知、有恒性、客观认知、自我效能感、寻求帮助、经验值、情绪管理能力、问题解决倾向,提升这八个方面的能力,就可以促进心理弹性水平的良好发展。

而一般来说,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弹性愈大,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调控能力就愈强,适应性水平就愈高。

家长们可以有意地对孩子从小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思维态度,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给孩子制定学业、生活目标时,不宜定得过高,让孩子能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加他的自信心。孩子有负面情绪时,鼓励他说出来,或带他做做户外活动,以利宣泄,同时,和孩子分析探讨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鼓励他换个角度想问题,看看有没有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不要让孩子一条思路走到底,钻进牛角尖。

2.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这方面从孩子还是幼儿时就需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障碍、问题时,父母不要马上代劳,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比如孩子跌倒了,父母不要马上去抱,而是鼓励孩子能不能自己爬起来。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父母也不要马上去喂,引导孩子自己把饭吃完。孩子碰到难题不想做了,鼓励他多想一想办法解决。

3.多给孩子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多带孩子出去玩,让他们能够融入群体。孩子在互相交流玩耍过程中,能收集到别的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信息,也能掌握到别的孩子的情况,有利于他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做出客观评价,再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凭主观想象片面偏执。

4.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碰到问题时,鼓励、引导他多想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灵活应对。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来源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既往成功的经验,所以日常生活中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非常重要。

5.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学会寻求他人帮助。这个“寻求帮助”不是指一味依赖外界帮自己解决问题,而是指面对困境时,能够主动积极地调动、利用外部资源解决问题。比如遇到自己从未碰到过的困难时,孩子能够想到向有经验的亲友或师长求教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自己一味死扛,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克服面对的压力和挫折。

6.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动手”、“多经历”,多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不要整天关在房间玩电脑看手机。“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可以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

专家提醒:择校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弹性

从小训练心理弹性,让孩子不偏执,少钻牛角尖

前几天采访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徐方忠博士时,他说有个小病人,在小学里成绩很好,进入初中后,班级排名一下子掉到二十几名,她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不到一个学期就休学了。徐博士说,最近小学升初中择校非常热闹,不少家长挤破头要把孩子往名校送,他觉得家长最好先考量一下自己孩子的心理弹性,再决定让孩子去怎样的学校。记者 谢谨忆

心理弹性太差,小女孩得了抑郁症

徐方忠博士说的这个小病人,去年下半年进入一所民办名校读初一。此前,她一直是小学里的学霸,成绩全校排名数一数二,三好学生奖状拿了无数,是众多家长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小孩”。她妈妈是教师,也一直为自己培养出了这么好的女儿而骄傲。

进了民办初中后,小女孩寄宿在学校。第一次摸底考试,她就考蒙了,成绩在班里只能算中等,位列二十几名。她顿时紧张起来,暗暗使劲,越发拼命学习。可是,第二次考试,在高手如云的同学中,成绩还是排在中档。再下一次,情况仍然没有改观。

几次考试挫折后,女孩性情大变,原本积极开朗的她变得情绪低落,消沉抑郁,上课也听不进去,晚上总是失眠。她经常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自己能力太差,太糟糕了,简直没有一处比得上同学,不想再上学了。妈妈几次三番地宽慰排解,可孩子就是恢复不过来,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成绩更是直线下降。无奈之下,她办了休学手续。今年上半年,换到一所公立学校,同时在徐方忠博士这里做心理治疗。

“这个女孩的问题,出在心理弹性太差。”徐方忠博士说,心理弹性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缓冲或者抵御应激、危机或创伤的消极影响,促进良好适应的积极心理品质。打个比方,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一根弹簧,质量好的弹簧,压了很多次也能还原;质量不好的弹簧,可能压几次就弹不起来了。

“心理弹性好的孩子,碰到类似的情况,一开始可能也有压力,会焦虑紧张,但在遭遇挫折后,他们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新的现实,坦然面对。即使成绩排在第二十几名,那也没关系,尽力就好,他们会这样宽慰自己。”

孩子的不良情绪,年纪越小越要注意

徐方忠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用心理弹性量表测试了2460人次的初中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到了这样一些结果:

一、心理弹性水平与智力水平一样,在人群中呈现“正态分布”:绝大多数(80%)在平均分水平左右,少数人(10%)心理弹性水平很低,而另外少数人(10%)心理弹性水平很高。

二、心理弹性水平与焦虑、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不良情绪就越少,心理弹性水平越低,不良情绪就越容易出现。临床实践显示,约95%的存在抑郁、焦虑症状的人,心理弹性量表测试分值低于平均分。

三、从初中生、高中生到大学生,总体上心理弹性水平有显著上升,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心理弹性水平也明显地提高。

徐方忠博士说,心理弹性不好的孩子,如果进入竞争特别激烈、学习压力特别大的学校,未必是件好事。心理弹性不好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性比较悲观。碰到问题容易消极对待,或者钻牛角尖。

2.碰到困难挫折容易打退堂鼓。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信心,或者总爱找父母应对。

3.主观性强,对自己不能合理评价。比如上面说到的那个女孩子,就无法合理评价自己在新同学中的位置。

4.内向、孤僻、喜欢宅在家里和电子产品交流。不善于从外界寻求帮助。

5.情绪控制差,不能有效调节自己不良情绪。

6.比较被动,没有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不过,在孩子没有遇到挫折、压力、创伤时,他的心理弹性如何,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在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块宝,所以有时候可能无法客观评判自己的孩子。”徐主任说,“如果想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弹性水平,可以请心理医生做心理弹性量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