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接着说,作为父母还应该以一种“无限尊重的态度”,对待一个生命成长的自然。任何一个生命成长都包含着“非如此不可”,只有“如此”才是最好的“生命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就是一种内在性,一种天然如此的成长方式,对这样的内在性,尊重它、鼓励它、小心翼翼地帮助它才是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比如有些孩子是习惯用左手的,以前我们总是要把它改为右手,这样的“改” 很可能带给孩子很多我们所不知的麻烦。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的就是生命成长的自然。相信任何一个儿童“这个样子”,一定有他的理由,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他,我们也不必去勉强他,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他本来是什么样子,顺之者昌,逆之者就成为一种“害”。

另一方面,在家庭中,对孩子成长的忽视当然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但是现在更麻烦的却是,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一家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打转,常常严重干扰了儿童成长的内在秩序,不断地用你所谓的爱的方式,让他变得不能忍受,变得极不耐烦,变得烦躁不安。什么叫溺爱,“溺爱”中其实最要命的不是爱,而是“溺”,溺就是过多、过度、不节制,就是剥夺了一个生命自然的感受力、自然的成长方式。这也不是尊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在于,一个儿童很可能一直“长不大”,一直无法“社会化”,最终成了一个“超级婴儿”。

可以说父母养育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教育方式,“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从摇篮开始的”,确实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热情鼓励

其次在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父母“无限热情的鼓励”,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受本能的主导,同时也是父母鼓励的结果。鼓励不仅能够使孩子成长得更快、更顺利,鼓励还会成为一种文化,让孩子明白自己生活在爱之中。让孩子更为信赖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更信赖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鼓励会使一个人慢慢地找到生命的方向。

我们怎样才能当好父亲、当好母亲,也许我们重新做回一个孩子就可以了,我说的是应该让一颗童心重新回到我们的心灵,就是我们能够以孩子的方式去看一个孩子,而不仅仅以一个成人去看孩子,这样我们才能从孩子的一切变化中看到神奇,也能从孩子最微小的变化中看到最伟大的意义,我们变成了赞美者,变成了怀着感恩之心的人,我们的口中也含着蜜,眼睛中充满了欣喜与鼓励,我们把所有的热情都转化成自己对孩子无限的期待。

有位诗人曾经告诉我,他育子的故事。他说他的女儿读小学四年级之前一点都没显示出写作的天分,有时他也会遗憾自己的遗传优势没有在孩子身上显现,到了孩子读五年级时,有一天突然写了一首颇不错诗,让他极为兴奋、惊讶。他就郑重地把孩子叫到身边,告诉她你只要这样写下去,一定会有大出息。孩子听了父亲的话,也极为兴奋,眼睛亮闪闪的,后来果然成了一个优秀作家。这位诗人说,也许你根本难以判断你的鼓励会产生什么效果,你只管鼓励就是,在鼓励中孩子一定会找到适于自己发展的最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