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3.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诵读,品味,点拨,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重点:

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难点:

2.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突破策略 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3.课前准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导入本课。

2.作家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新授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课文

3.第二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七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本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因为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从“点”上写。所以详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

讨论并归纳:本文有一条感情的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5.这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